近日,九部委出臺史上最嚴厲措施規范嬰幼兒奶粉市場,提升奶粉質量,其中,我國奶粉將試行藥店消瘦備受關注。今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在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中表示,九部委此次重點治亂的最大亮點就是參照藥品管理方法,嚴加管理嬰幼兒配方奶粉,但奶粉流通仍采取商超和藥店專柜兩個渠道并行的消瘦方式。
劉俊海說: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質量安全直接涉及到我國4800萬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涉及到成千上萬家庭的幸福,也涉及到一個民族的未來,所以這次九部門的意見貫徹了重點治亂的精神,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要參照藥品管理的方法,嚴加管理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什么說要參照呢?因為奶粉畢竟不是藥品,當然也不是說藥品的監管一點問題都沒有了,當然了藥品管理市場也還有一些問題,但是相對來說,食品監管和藥品監管,藥品監管更嚴格,食品監管一向是比較寬松的,考慮到這種嬰幼兒奶粉的極端重要性,它是民心工程、核心工程、希望工程,所以我們參照藥品監管的方法。
"一個是從源頭上來看,我們要加大對于奶制品企業,特別是生產商的行政許可的審核力度,確保奶制品企業具有法定的資質和條件,所以不是什么企業都可以生產嬰幼兒的配方奶粉,你的原料要有保證,你的產品的整個的質量控制應當是有保障的,產品的檢驗檢測是有保障的,還有原料輔料的購買渠道也應當是透明的,安全放心,這是講的生產。"劉俊海說。
劉俊海表示,就流通環節而言,現在是采取兩個渠道并行的消瘦方式,一個繼續在一些大型的商品的超市,過去還可以繼續消瘦嬰兒配方奶粉,但是要實現專柜專區消瘦。第二個渠道試行由藥店專柜消瘦,過去藥店不賣奶粉,現在規定試行藥店專柜消瘦,一方面給藥店增加了營銷的收入,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對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的保障力度,但是不管是在藥店之外消瘦,還是在藥店之內消瘦,最核心的就是你這個消瘦商,包括藥店,一定要為廣大的消費者站好崗,把好關,放好哨,要杜絕那些問題奶粉,不合格的產品你不該購買。
如何做到把問題奶粉淘汰出零售渠道呢?劉俊海表示,這就要求零售商要堅持落實索票索證制度,索要發票,索要生產企業的奶粉的生產許可證,另外你這個產品本身的產品合格證有沒有,既是對消費者保護有利,同時也是保證消瘦者將來一旦為生產商背了黑鍋,他可以前去向生產商索賠。另外九部門的意見特別要求,如果你消瘦奶粉保質期不到一個月,必須下架,不能消瘦,過期的奶粉一律采取無害化處理,不能把問題奶粉又推向市場。在這個方面我個人覺得,由藥店來專柜消瘦是一個制度創新。但是并不意味著原來賣奶粉的商場喪失它的經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