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生日志曝光!看看住院醫師怎樣煉成的
2022-07-27 17:02
閱讀:1982
來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作者:愛愛醫小編
責任編輯:愛愛醫小編
[導讀] 鋒從磨礪出。
我是全科醫學科二年級住院醫師邵玲,當一名神圣的醫生、照護病人、守護健康,是我從小的理想,因此,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全科醫學作為我努力的方向。轉眼進入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住培)第二年,通過每天一點一滴的實踐和積累,我已經從慌亂無措的“小白”醫生,成長為有條不紊、能夠獨當一面的住院醫師了!這不,在全科病房輪轉一天井然有序展開。07:45——我來到全科病房進行預查房,上周“積壓”的病人和周末入院的病人一起,林林總總共18位。我在電腦上快速瀏覽了自己管床的病人信息,并去病房查看,了解周末的病情進展情況。其中一個病人是周日入院的,主訴“乏力2月”,查看病人發現呈現明顯的慢性病面容,在我心里埋下了疑問的種子。08:15——全病房組開始交班,老師引導住院醫師對各自管床病人進行病史小結、輔助檢查結果分析、診斷和鑒別診斷推理、診療決策制定等,梳理一遍以后,覺得思路清晰了很多。10:00——病房查房開始,在老師帶領下去病房逐個查看病人。11:00——查房還沒有輪到我的這位慢性病面容的病人,護士老師就打電話來報危急值,這個病人:血鉀6.43mmol/L,肌酐1435μmol/L。回想該患者最近一次查生化還是2年前,當時肌酐203μmol/L,eGFR32.9ml/min,腎功能下降進展這么快,令我驚訝不已!來不及感慨,趕緊去處理危急值,因為嚴重的高鉀血癥會出現肌無力、肌麻痹、心臟傳導異常及心律失常,甚至出現室顫、心臟驟停的風險……來不及和病人解釋這么多,趕緊上心電監護,多種途徑降血鉀,保護心臟,包括口服降鉀樹脂、靜滴5%葡萄糖糖+胰島素,靜推葡萄糖酸鈣、速尿等等,并申請腎內科急會診擬予透析治療。邊開醫囑、邊聯系會診、邊和家屬及患者詳細交代了病情,一時間大家都忙開了,簽署完病重告知書已經13:15分左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容不得我有半點馬虎。今天下午是常規的社區教學門診,需要13:30準時到達凱旋社區門診接診病人。所以我用最快的速度和學長交代了一下這個重病人以及其他病人的注意事項,囑咐查看復查血鉀的檢驗結果,就匆匆帶上白大褂上車趕往社區。13:40——饑腸轆轆的我和一年級住院醫師余醫生準時到達了社區,社區帶教老師得知我們還沒有進餐進水,匆匆給我們準備了水和餅干,以防我們發生低血糖。但是社區預約的病人已經到達診室了,來不及停歇,趕緊準備好裝束和工具,進入診室開始接診。全科帶教張佳老師先跟病人交代了教學門診的流程,跟我講了一下注意事項,便離開診室進入邊上的示教室,觀察我們的接診過程。我平復了一下心情,開始問診,這是一個98歲的老年女性,因“腹痛伴便血3天”就診,由于平時獨居,就診困難,只能等家人有空了才來看病。通過問診和查體,發現患者疾病風險較大,并且不能排除腸道腫瘤、腸系膜缺血等可能,需向上級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簡稱“邵逸夫醫院”)轉診。
于是我趕緊來到示教室向張老師匯報,了解病情后,張老師也同意我的決策,我們一起向患者交代病情和進一步的診療意見,患者和家屬同意了這個建議,起身前往邵逸夫醫院,我們緊接著接診下一個病人。15:00——不知不覺中,4個病人接診完畢。張老師組織我們對剛才各個病人逐一展開分析討論,包括病史小結、診斷和鑒別診斷、診療決策制定、相關知識和進展等。我們一邊思考討論,一邊飛速記著筆記,為回家后完成反思性案例小結做好準備。15:30——住院部打來電話,告知上午的腎衰竭患者要通過120轉運至下沙院區腎內科進一步治療,需要管床醫生跟車陪同,全程保障患者安全。于是在回去路上,我們師生三人繼續爭分奪秒地討論病例。15:50——回到病房的我,陪同高鉀病人轉科,忙完手頭上沒有處理好的事情。來不及進食水、腳不沾地的我完成了今天的全科臨床工作。19:00——回到家的我打開電腦繼續學習,先是全面復習了高鉀血癥緊急處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針對下午社區門診的病例,查閱腹痛、便血、胸痛、水腫等癥狀的相關指南和資料,鞏固診斷思路、鑒別要點和診療決策,并完成了反思性小結。原本以為全科醫生就是做社區保健或者慢病管理工作,不需要很強的臨床接診能力。然而來到邵逸夫醫院全科后發現,慢病管理只是全科醫生工作的一部分,作為全科住院醫師,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接診病人的能力,以及全面、縝密的臨床思維。在邵逸夫醫院住培一年多來,通過病房里大量的癥狀學病例學習實踐,訓練臨床思維;通過教學門診“一對一”帶教學習,進一步鍛煉接診能力和臨床決策能力;通過線上線下病例討論,教學結合,鞏固知識;通過各種讀書報告的準備和科普文章的撰寫,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回報與投入是呈正比的,只要秉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把眼前的步子走穩、走踏實,回望過去,那就是一排排堅實的成長腳印。剖析自己的性格,我有時候會比較浮躁,希望通過全科的臨床實踐能讓自己浮躁的心沉下來,做到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從醫學生到醫生的成長蛻變并不容易,通過這一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積累,堅信自己肯定會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