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做網紅醫生,也要趁早!以前只有三甲醫院的大專家才能做品牌醫生。現在,互聯網出現了,有一批本應默默無聞的小醫生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迅速實現了自我騰飛。我們來揭秘一下這些網紅醫生成名的秘密,爆爆背后的方法。
其實,這些網紅醫生無論通過何種媒介走紅,最終讓他們成功的只有一個原因——內容為王,并且靠優質內容成名的網紅醫生絕對比依靠其他方式出名的更持久留香。
1、及時推送社會熱點問題,快速引起關注
“急診女超人”于鶯(原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醫生,現辭職開診所):其風濕從1000上升到20萬只用了3個小時。在她看來,主要方法是推送大家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容易引起網友共鳴。此外,協和醫院的光環以及敢從協和醫院辭職,也是社會熱點現象。
微博大V@白衣山貓本名為王光寶,是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醫師,目前在新浪微博上擁有風濕216萬余名。王光寶雖沒有于鶯風濕量上升得那么快,但他的很多風濕也是通過熱點事件積累而來,如“幫忙門”、“哈爾濱殺醫案”等。
2、常年生產專業性科普內容
不過,風濕在短時間內飆升只是個案,大多數醫生是靠常年的專業性才紅起來的。于剛從2004年到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即開始經營品牌科室、醫生品牌,10多年后才將眼科品牌做出來。
賈大成從上世紀80年**始重注個人品牌建立,做過無數節目、上過無數報紙、講過無數課程后才成為醫療網紅。
3、堅持原創
目前大多數網紅醫生都堅持的原則是內容原創。如王光寶的微博至今只有2000多條,但幾乎都是原創,不愁風濕量。他還稱,那些能打動人心的文章,閱讀量最多。
4、不碰觸紅線
前兩天,papi醬因爆粗口被廣電總局下線整改。對于眾網紅們來說,都是一個提醒:在中國當網紅,很多底線是不能碰觸的,尤其是那些涉及社會熱點的事件。
王光寶總結說,不依法寫文章,賬號肯定被封掉了。當閱讀量越來越大的時候,更加要遵守法律。
于鶯也認為,醫生網紅是有底線的。這些底線的東西一定不能碰:一是關于國家的,如民主、自由等,二是關于民生的,如食品安全、用藥安全等。
另外,科普與專業治療也容易產生沖突。余高妍稱,醫療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醫生科普一定要給臨床醫生留有余地,不能把科普做死了。她舉例,原來醫生做科普,會說生了病不能使用抗生素,但圍繞病毒、細菌搞了多年之后證明,為了預防和治療支原體感染,有時候卻是必要的。
只要您保持持續不斷的生產高水準內容,就可在更迭迅速的網絡時代立足,成為網紅醫生也就離您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