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心內科門診患者40%以上合并心理問題;抑郁患者與非抑郁患者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6倍。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第七屆年會上,與會專家用上述數據說明,合并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臨床并不少見,醫務人員及公眾應加強對“雙心”疾病的認識,提高診療效果。
**總醫院醫學心理科醫師馮杰說,“雙心”疾病常表現為心血管疾病繼發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繼發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伴發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混淆為心血管疾病4類。有研究顯示,4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的診斷標準。難以用軀體疾病解釋的胸悶、胸痛為主訴的心內科病人中,60%有精神障礙或長期處于亞臨床狀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醫師劉梅顏介紹,目前臨床常見的“雙心”疾病患者,常伴有的精神癥狀包括抑郁、慢性焦慮、驚恐發作、創傷后應激障礙、睡眠障礙等。患有頑固性高血壓、反復發作的心絞痛、心臟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心臟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植入術、難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難以解釋的心臟病癥狀的7類患者,應成為臨床“雙心”疾病的重點排查人群。
劉梅顏表示,我國自2002年便在一些醫療機構開設“雙心”門診,但由于患者及部分醫務人員對該疾病認識不足、多學科協作醫療有待完善、轉診流程尚未建立等問題,使得部分患者并未及時接受合理干預。醫療機構應進一步完善多學科合作的醫療模式,醫務人員應加強對非專科知識的學習能力。同時,**相關部門或學會、協會應進一步推廣相關繼續教育與人員培訓等。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