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腦卒中問題,醫學專家呼吁,三級、二級醫院都應設立記憶障礙門診,以盡早發現、治療認知功能障礙。
中國的腦卒中發病率高,研究表明,腦卒中與認知功能障礙有密切關系,隨著認知功能進行性加重,最終會導致癡呆。而具有早發現、早治療優勢的記憶障礙門診在中國卻少之又少。
以上海為例,目前400多家醫院中,開設記憶障礙門診的僅15家,且絕大部分是三級醫院;同時,即使已設立記憶障礙門診的醫院,每周門診時間僅半天,且每次只有1、2個專家坐診。對于龐大的就醫人群來說,可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著名神經內科專家、上海市醫學會腦卒中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常務副主任董強如今老年癡呆不再僅限于老年人,已呈現出 年輕化趨勢,有的患者甚至還不到50歲。開設記憶障礙門診社會效益不可小視,如能篩查、診斷出一個潛在的患者,對其后續治療大有益處。
董強說,要篩查出一個潛在的早期老年癡呆癥患者,需要醫生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患者“耐心”交談,仔細辨別,一般需要1小時。他坦言,目 前,此類專業人員少,培訓跟不上。據悉,一般認為認為神經內科醫生都會看記憶障礙門診,其實不然,即便是神經內科醫生也要經過培訓后才能上崗;此外,經濟 效益也是造成相關門診開設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知,一些患者和家屬聽說癡呆癥無法治愈,就放棄治療。董強表示,其實,治與不治,患者的生活質量差別很大,家庭負擔也會明顯不同。早期規 范治療,不僅可以有效延緩疾病,減輕家庭負擔,同時還可以保留病人更多的生活能力,所以開設記憶障礙門診非常必要。董強呼吁:如果三級、二級醫院都能開設 記憶障礙門診,且每天有一定數量的專家坐診,將有很多患者和家庭從中受益。他表示,國家相關部門也應高度關注這一重大問題,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董強提醒,家中老人若有反復猜疑等,是老年性癡呆早期信號,應得到特別關注。同時,子女應關注家中60歲以上老人記憶情況,如發生記憶減退等危險信號,需及時檢查,有條件的每年帶他們做個記憶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