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生墜樓留下遺書:流產想請假休息被拒絕了】25日上午,湖南旺旺醫院28歲兒科醫生扶女士墜樓身亡,在外地打拼的丈夫趕回傷痛不已。她留下遺書:老公,對不起,我走了,請你照顧好兒子。這里沒有人性和溫暖,上個月流產想休息三天,被拒絕了,那種悲涼和痛苦……我需要重生,才能快樂自由生活。
為什么醫生是自殺高危群體?
醫生“壓力山大”
“在基層醫務人員中,抽煙、喝酒的情況非常普遍,離婚率也非常高。”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常委趙旭東指出。醫務人員這些負面的形 象,不認識的人以為是單純的道德品質問題,其實更多的還是工作壓力所致。據國際心理學大會的資料顯示,“職業枯竭”有其特殊的高發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 者、工作投入者、高壓力人群以及自我評價低者,而醫護人員是重點人群。
趙旭東認為,醫護人員群體在生理、心理、意志力三方面存在著超壓的狀況。生理上,醫護人員是體力與心力付出很大的群體。心理上,醫護人員要有很好的同情 心、同理心,醫務工作時常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同時每天要處理大量的信息,記很多東西,快速攝取、分析信息并作出決策,這些都很容易讓醫護人員的心理處 于疲勞狀態。意志力上,醫務人員要有堅定的職業操守,執著的敬業精神;為了跟上醫學科技的發展,還需要不斷補充學習,進行大量的閱讀。這些壓力加在一起很 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趙旭東指出,當這些內在的壓力與外在的環境壓力結合在一起時,希望醫務人員能像超人一樣堅強是不現實的。畢竟,醫務人員也是人。
也有專家從精神病學的理論進行了分析,在經歷重大事件后,諸如長時間高強度的搶救治療失敗之后,人在心理上會有3種表現:一是在幾天之內會出現急性應激障 礙,總是回憶自己全力搶救過的病人的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過錯,為此自責,以至于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價值產生懷疑,甚至感到內疚和痛苦。二是兩三個月 后出現適應障礙,頭腦中總是閃回自己搶救過的病人的死亡場景,同時又極力回避這一回憶,內心非常矛盾,以至于抑郁、煩躁甚至感到絕望。三是半年左右后出現 創傷后應激障礙,覺得自己不是個稱職的醫生,很有挫折感,過分悲觀,失去從醫的信心和信念,產生了消極的人生態度。
這個問題并非中國醫務人員所特有。據2007年來自丹麥的一項有關55種職業與自殺的調查顯示,醫生和護士的自殺相對危險度分別位列第一位和第三位。另一 份權威醫學雜志也證實了這個觀點,醫生行業自殺率要高于一般人群,尤其是女醫生。究其原因,是因為過分的職業壓力和過度勞累。
消解壓力要靠全社會努力北京回龍觀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張艷萍說,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其實是多方面的。醫生本身也是一個社會人,來自社會 的所有壓力都會對他造成影響,不能僅僅從職業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社會上所有的人遇到的問題,醫生也同樣會遇到,包括物價的上漲、孩子上學、房子、競爭上 崗、晉升等問題。
近年醫生自殺事件盤點:
2010年12月15日,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高華(化名)留下遺書后自殺身亡。高華醫生自1996年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眼耳鼻喉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眼科工作,擅長對青光眼、白內障、眼外傷、斜視等的治療。事隔一天后,這家醫院另一名醫生、內科主任王英(化名)也自殺身亡。
2012年2月8日,瀘醫附院48歲的婦科醫生李麗與院長談話時服藥自殺。“李醫生在里面和院長談事情,其間有哭泣聲傳出,不久便出事了。”多名醫護人員表示,他們聽說李醫生在里面喝了農藥,但所為何事就不得而知了。據說,該事件與工作調整有關。
2012年5月8日,河南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28歲的女醫生張娟服下了700粒毒性很大的強心藥“地高辛”自殺,后被送院搶救。據報道,張娟服藥前曾留下遺書,稱因醫療糾紛遭不公對待。張娟的父親稱,其女兒是不堪忍受患者家屬的侮辱和索賠才自殺的。
2012年10月29日,網傳南通某醫院一名內科醫生自殺身亡。據網友透露,該醫生姓金,是南通某醫院心內科主任。網友紛紛猜測金主任自殺原因,隨后有網友在網上發出這樣一段文字“是心內科的金主任,平時為人很好,也蠻開朗,算是一表人才的!國慶前后離婚了,估計也是想不開,壓力大吧,大家也不要討論了,希望金主任一路走好!!”
2013年3月12日,有吉林醫生網友微博爆料,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一對夫妻醫生因不堪忍受作醫生的重重壓力跳樓,在這個作為一名醫生十分悲慘的年代,不知還要出現多少類似事件。”有同事表示,他認為除了工作壓力大之外,應該還有別的原因。高醫生患有腎癌,并且二人結婚到現在無子;杜醫生平時也不是極端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還有說是謀殺的,但二人留有遺囑。
有關專家認為,作為個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要擺正心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消極的態度、回避矛盾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學會溝通和求助。對有想死念頭的抑郁癥病人,不要回避,應該問他:“你有沒有想死的念頭?”讓他說出來,問他為什么想死,然后再幫助他分析。郁結像個炸藥桶,越給它壓力,它就越可能爆炸;宣泄一下,沒那么大壓力,它就不會爆炸了。
但是要消減醫護人員的壓力,僅靠醫務人員自身的調節是不夠的。趙旭東認為整個社會、醫療行業、醫院以及醫生本身都應該努力,形成良好的氛圍。
趙旭東提出,給醫護人員減壓,關鍵還是社會文化應當寬容醫護人員。“如果醫生沒有幸福的感覺,怎么會全心全意地幫助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