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輕醫生辭職,居然引發了科室的連鎖反應,讓科室陷入困境?
在一醫學論壇網上,一名來自江蘇的醫生分享了他辭職后,原來科室的現狀。
據悉,該醫生辭職后,他同個科室的同事、上級、同科室的護士都相繼離職。這也就導致入院的患者越來越少,從最初50個/月,降到10個/月,科室的矛盾也越演越烈,多次鬧到醫院大領導那邊。
提到為何辭職,醫生表示:
1.上級對科室的其他人很苛刻,喜歡當著患者的面罵下級醫生,經常搞得大家抬不起頭來。
2.科室沒做調研就花幾百萬買個設備,但買回來以后只能放著當擺設落灰,壓根沒有病源,用不上。
辭職后,醫生表示有時候年輕醫生干不下去,可能并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其他人的問題會多一些,與其責怪自己,還不如埋怨他人。看到科室的現狀,很慶幸自己當時果斷跑路了。
醫生離職,領導言行或是導火索
看到江蘇這一醫生的經歷后,有同行直言,有些時候醫生離職不僅僅是工資待遇問題,更涉及到領導層的言行和管理方式。
來自廣東的一醫生表示,她之前實習的某個科室更夸張,病歷全都交給實習生寫。有個實習生跟老師不對付吵了一架就沒寫病歷,結果那兩個星期的病歷就空著一直沒人動,直到下個實習生來才補上。
后來畢業后在某醫院救治,剛進醫院需要論診,到急診的時候都是上24小時休24小時,連續干了兩個星期,熬不住了和領導反映,再不休息就要猝死了,結果領導來一句“難道我們沒熬過?還不是過來了!”在平時的工作中,不能說自己累,但凡說了被領導聽見,都會挨批。
來自河南一醫生則表示:剛上班沒多久,只要出問題,不管對錯都是你的錯,領導會把你痛批一頓,問你為什么不考慮周全,一點臨床思維都沒有,動腦筋都不會嗎?在這個科室,除了批評,沒有半句鼓勵,搞得大家都很抑郁。
對此,有同行直言,在面對問題時,領導過于苛刻,沒有鼓勵只有批評,這樣的行為會讓年輕醫生壓力倍增。當他們承受的壓力到達一定程度時,選擇離開并不難理解。
領導的過時人生觀和管理方式成為年輕醫生離職的導火索。
超70%醫生認為“年老醫生的經驗沒有借鑒性”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現在的年輕醫生們越來越討厭主任們的說教。
有這么一項調查“如果你的主任或是領導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對你進行說教,你會選擇相信并照做嗎?”
總共有1500多名醫生參與投票,其中超70%的人認為“老一輩醫生的人生經驗不值得套用。”理由是:現在大家的人生際遇、經濟能力、患者群體、衛生政策等都和二三十年前不一樣,老主任們教育并非沒有道理,但不適用于當前的醫療環境,并不能很好的匹配當前的醫療現狀。
對于這一現象,浙江省人民醫院的一退休專家就曾直言: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我們需要體諒他們,悉心帶教,讓年輕人學有所成,千萬不要以長者的身份居高臨下的說教。多關心他們的生存困境,在必要時給予幫助,而不是說教。
當前,年輕醫生如履薄冰,生存不易,若是科室領導再看不到本質,PUA年輕人,讓大家找不到歸屬感,這樣的科室發展可想而知。
在這里,希望各位科主任更新一下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當代醫生的需求,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不然像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可能還會上演!
來 源 | 愛愛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備注來源,違者必究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