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致呼吸心跳驟停機理是什么?
2018-03-26 11:35
閱讀:5295
來源:危重病醫學主治醫生600問
作者:南*雪
責任編輯:南山雪
[導讀]
溺水時人在水中因水進入呼吸系統而引起窒息及血液動力學、血液生化學的改變。沒有及時救治,很容易死亡。復蘇能否存活取決于很多因素。離水時尚有脈搏,即近乎溺水,此時肺是正常的,在缺氧、喉松弛及瀕死喘息時使用間歇正壓控制通氣(IPPV),則易于復蘇;離水時無脈搏,處于臨床死亡的完全溺水,或水及嘔吐物進入肺,則復蘇困難。淡水溺水和海水溺水共同的基本病理是急性窒息所產生的缺氧、CO2潴留和酸中毒。窒息原因有阻塞或喉痙攣,缺氧引起腦水腫,繼發循環衰竭等。跳水過程中引起頸部損傷,以及因搶救時**不當加重脊髓損傷,都可加快死亡過程。
淡水溺水時,大量低滲的水經肺毛細血管迅逹進入血循環,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臟負擔;血液稀釋,血鈉、鈣濃度明顯下降,鉀、鈉比例失調,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失常,血壓下降;血細胞因處于低滲環境腫脹、破裂、溶血,引起高血鉀癥及高血紅蛋白血癥,加之缺氧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上述因素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淡水入肺使肺副交感神經興奮,肺血管廣泛收縮而影響呼吸循環功能。淡水溺水者復蘇后的短期內可出現遲發性肺水腫、低鉀血癥及凝血障礙海水溺水時,由于海水是高滲水(含3%~5%的鹽),進入肺臟后損傷肺血管膜,通過肺泡壁將血中的水及蛋白質吸出而引起急性肺水腫,可繼發心力衰竭,電解質紊亂,血鈉鈣氯離子減少,但因血液濃縮,血細胞很少破壞,鉀離子變化不大,一般不發生室顫。血總容量減少,脈搏緩慢及低血壓導致心臟無收縮。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