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證 霧霾天就診人數增多
2016-12-26 21:32
閱讀:1422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12月16日~21日,霧霾可謂是來勢洶洶,超七分之一國土“淪陷”。都知道霧霾會影響生活,但霧霾到底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似乎沒幾個人說得清。通過某打車軟件的大數據,我們不妨來看看霧霾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12月16日~21日,霧霾可謂是來勢洶洶,超七分之一國土“淪陷”。都知道霧霾會影響生活,但霧霾到底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似乎沒幾個人說得清。通過某打車軟件的大數據,我們不妨來看看霧霾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霧霾天人們的出行與往常比有哪些變化呢?通過某打車軟件的大數據可以發現,去醫院的人顯著增多,增長13.5%,打車上班的人也變多了;而去往購物、休閑***場所和學校的人大幅下降。
本次污染最重的華北地區,霧霾發生后,周一(19日)去往醫院最多的城市為天津、石家莊、鄭州和保定,增幅在18%以上,其中石家莊一度污染爆表,突破1000。再具體看,看病人數增幅最大的醫院為天津第三中心醫院,其次為石家莊兒童醫院,掛號大廳人滿為患,多數都為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病。
12月份以來,霧霾陸陸續續發生,受污染嚴重的華北地區每周一去往醫院比例最高,周末最少,但第三個周末比第一個周末高16.3%。
此次霧霾重污染期間,不僅去醫院的人更多了,到達醫院的時間也更早了,周一(19日)高峰時間出現在9點,而污染不那么嚴重的此前一周去往醫院高峰在11點,由此可見,污染越嚴重,人們去醫院越早。
與去年第一次霧霾紅色預警期間相比,今年受影響人群更大,去往醫院的人數增加了4.4%,與上一波霧霾天受污染最重的成都、重慶、長沙等南方城市相比,北方打車去往醫院人數增加了6.4%。
以往年經驗來看,不僅霧霾天氣期間患者就診數量會有增加,霧霾天氣過后也會出現就診小高峰。
因為霧霾,城市平常的高速運轉放緩了一些,人們的快遞延誤了,菜鳥網絡初步計算,可能延遲的包裹將達到4000~5000萬;機場發布延誤紅色預警提示,大量進出港航班取消;停課的中小學今年采取了直播的方法,讓孩子們在家里學習……工廠停工,高速封路,連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放緩了。
據了解,霧霾天容易導致鼻腔黏膜和纖毛污物的沉積,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和過敏癥狀,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哮喘或肺炎的復發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情。為此,可以每天回家后用淡鹽水清洗鼻腔。
除了清洗鼻腔,專家表示,面部、雙手以及**的其他皮膚位置都需要及時清洗。因為頭發具有較強的污染物吸附能力,出門時最好戴上帽子,并且注意經常洗頭,能有效緩解危害。
降低大氣PM2.5污染是公眾的普遍要求,也已成為**的工作重點之一。盡管像室內這樣的微環境里顆粒物污染的改善可以通過空氣凈化技術來實現,降低大氣環境中的細顆粒物濃度,需要從污染源頭控制一次顆粒物和氣體污染物的排放。西方發達國家的例子證明降低以顆粒物為首的大氣污染是可以實現的,且其受益遠高于投入,例如1970~1990期間美國約投入了5200億美元治理大氣污染,所帶來的受益約為22萬億美元,受益是投入的42倍。
**以來,粗放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資源環境問題,PM2.5污染僅是我國面臨的眾多環境問題的一個主要代表。只有將環境保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統籌經濟和環境,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