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要約醫生一起吃飯
2016-10-26 21:50
閱讀:3139
來源: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做為醫生,常常有朋友或者病人約吃飯,說實話,我是左右為難。
做為醫生,常常有朋友或者病人約吃飯,說實話,我是左右為難。
不是不吃飯,只是更要陪家人 醫生,待在醫院的時間遠遠長于家里,陪病人的時間遠遠多于家人。 多數的時候,有上班的時間,沒有下班的點。天還沒亮透就到醫院,晚上滿天星辰了才能回家。 值班,基本上5-6天一趟,還要連著白天上班,24-36小時連續在醫院是常態。就算呆家里休息,有急診搶救需要你,還得跑回醫院。 有時候還要外出充電開會,或是培訓講課,周末時間也不一定能陪家人。
所以,對于家人,我們是心存愧疚的。下了班,第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趕緊回家,在家里和老婆孩子吃飯才是最舒心的事。
欠家人的太多了,有時間多陪孩子看看書,講講故事,走走逛逛,陪著她成長,才是最幸福的事。
不是不想準點來,病人的事沒個準 曾經有好多次,恩哥都答應別人晚上一起吃飯。說好的時間,遲遲卻不能來,有一次一直到了晚上9點,才趕到飯局;甚至有一次到10點才忙完手中的事,朋友那邊也已經散場。 預計的手術,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粘連厲害、意外發現的新腫塊,或是快速病理提示是惡性,需要擴大手術范圍等等。所以手術時間就只能不斷地延長。 同樣的道理,等待手術的病人,最喜歡問我,什么時候輪到她開刀。我只能笑笑說,不能確定,大概是中午或下午。 只有每天的第一臺手術,醫生才能保證開始的時間,而手術結束的時間沒法保證。所以,接臺開刀的人,是沒有辦法知道開始的時間。
另外,到下午臨近下班的時間,也常常是急診比較多的時候。或許是“墨菲定律”在作怪,往往不希望這個點來病人,卻常常是這個時候來。
即使已經準備整裝出發,也只能以病人為中心,無限期地推遲赴宴。如果這個急診,需要馬上手術,那么今晚的飯局基本就得泡湯了。
遇上能夠理解醫生的朋友,晚到或者失約,還是能接受,大家還能開開心心做朋友。不能理解的,以為醫生耍架子,冷嘲熱諷、罰酒……
能繼續朋友的,我會覺得內疚,以后也盡量不答應飯局,怕再連累等待。做不成朋友的,就讓他去了。
吃不吃飯,不影響看病治病 病人想約醫生吃飯,不外乎希望能和醫生混個熟,看病治療上多用點心。這個恩哥也能理解,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多數醫生很難有足夠時間和病人交流溝通,導致病人這方對病情和治療還很“懵懂”. 我想回家,不想陪你吃飯。所以,我辦了公眾號寫科普,看看我的文章,有些問題你自己就能想通,還有疑惑,我也會抽空在公眾號上與你溝通。 就算沒完全搞懂,也不要擔心治療問題。目前很多疾病,尤其是癌癥,都有很成熟的診療規范,相信我們,都會盡力來救治的。 不會因為沒和我吃飯,你的瘤子不給切趕緊;當然,就算吃了飯,癌癥要復發,也擋不住。 治療和預后,與吃飯無關。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