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診療方案》(附件2)和《中醫診療方案》(附件3)做好診斷和治療。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或**時,暫參照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于24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的報告疾病類別應選擇“其它傳染病”中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對于實驗室**,應當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條目下的 “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進行報告或訂正報告。
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的,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報告。
四、實驗室檢測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時,應當按照《實驗室檢測方案》(附件4)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標本,并進行實驗室檢測。若診斷需要,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可協助醫療機構采集恢復期標本進行抗體滴度對比檢測。無條件檢測的醫療機構,應當將標本運送至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檢測工作。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若無條件進行檢測,應當將標本運送至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檢測工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反饋檢測結果。
在標本采集、運輸及實驗室工作過程中,要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標本采集時可進行一般性防護(穿戴口罩、手套和長袖工作服)。采集后應當將標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檢,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應的消毒。進行血清學和核酸檢測時,應當在生物安全Ⅱ級及以上的實驗室開展。
五、流行病學調查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病例報告后,應當按照《流行病學調查方案》(附件5),立即組織專業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溯可能的感染來源,調查傳播途徑及相關影響因素,填寫《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見附件5附表),并錄入至EpiData數據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下載),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月月底收集匯總本省(區、市)數據庫,并及時上報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