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患者,男,56歲,農民。因發作性意識喪失3天就診。 3天前的凌晨5點鐘,家人發現患者先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后昏迷,無嘔吐,遂到當地鎮衛生院就診,查體神經系統未見定位體征,測血壓135/90mmHG,心電圖未見異常,給予糖鹽水加血塞通靜滴,約15分鐘左右清醒,擬診“一過性腦缺血發作”。以后的兩天中,每到凌晨4~5點種就有類似發作,按上述方案處理均很快清醒,醒后訴頭暈,其他一切如常。1小時前患者再度昏迷,來我院急診科就診,測血糖1.0mmol/L,給予50%的葡萄糖靜脈推注,5分鐘左右清醒,以“低血糖癥”收入內分泌病房。患者入院第二天凌晨再次昏迷,急查血糖0.9mmol/L,采靜脈血查胰島素,給予葡萄糖處理后清醒。入院后檢查結果如下:血、尿常規、電解質、腎功能、血脂均正常,肝功能檢查谷病轉氨酶輕度增高,乙肝五項檢查“小三陽”,低血糖發作時的血樣查胰島素2mU/L,胸部平片、心電圖、腦CT未見異常,B超報告“結節性肝硬化”,腹部CT平掃+強化報告 “原發性肝癌肝內轉移”,化驗AFP>500ug/L。確診“乙肝性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肝內轉移、伴腫瘤的低血糖癥”,轉入腫瘤科治療。
討論:除胰島素瘤外,其他腫瘤也可以伴發低血糖癥。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低度惡性或良性的結締組織腫瘤,另一類為原發性肝癌。胰外腫瘤發生抵血糖的機制與分泌**-2(IGF-2)有關,腫瘤細胞還可以產生IGF-2的前體物,同時血中與IGF-2結合的蛋白減少,游離IGF-2增多,有利于IGF-2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并將其激活,使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增加,肝糖輸出減少,導致低血糖。伴腫瘤的低血糖與胰島素瘤所致的低血糖表現相似,病情常比較嚴重,多于空腹狀態下發生,發作時血糖甚低,但胰島素水平也低,容易和胰島素瘤鑒別。預防方法為多次加餐,發作時用葡萄糖處理,若能手術切除腫瘤,術后低血糖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