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血鉀,決策是立即補鉀嗎?
2022-02-25 15:12
閱讀:7856
來源:離床醫學
作者:愛愛醫小編
責任編輯:愛愛醫小編
[導讀] 異常升高WBC為何出現假性鉀異常?
患者,女, 63歲,因“發熱3天”入住感染性疾病科。入院時,血生化報告危急值:血鉀:1.55mmol/L ,為嚴重低鉀血癥!上級醫師晨間查房,患者一般情況尚可,遂床旁詢問患者,竟然無低鉀血癥的臨床表現。行床旁心電圖沒有低鉀的心電圖改變。查閱檢驗結果,順便看了血常規:結果示WBC 222.64×10^9/L ,HB110g/L,PLT44×10^9/L。立即行動脈血氣分析:行血涂片,可見92% 的原始細胞,急性白血病不排除!病因鑒別診斷常較復雜,有賴于詳細了解有關藥物應用史,如:利尿劑、瀉藥等;飲食情況;尿量和糞便情況;有無引起低鉀血癥的相關疾病。1.有引起低鉀血癥的病因:如患者不能進食。有人統計禁食4~5d,雖鉀的攝入不足但尿排鉀依舊進行,鉀的喪失大約可達150~400mg 當量;或因長時間嚴重嘔吐或腹瀉、大量胃液引流等。需首先排除假性低鉀血癥,指當外周血白細胞明顯升高(>50×10^9/L)時,血標本在常溫下保存1h以上,大量K+被白細胞攝取而引起血清K+濃度下降。抽血后立即分離血清或低溫4℃保存可避免上述情況發生。若病人有低鉀血癥的致病原因,結合臨床表現和心電圖結果便可迅速作出低鉀血癥的診斷,而不必等待血鉀的檢查結果即可給予積極搶救。冰浴送檢及快速送檢可減少白細胞攝取鉀的能力和時間,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對于疑似假性低鉀的患者,應選擇更好的送檢方法,結合其白細胞數量,再行評估,謹慎補鉀;對于正在進行降白細胞治療的患者,應警惕腫瘤細胞破壞所致的血鉀水平突然升高。血鉀的實驗室檢測中,過高的白細胞水平對血鉀檢測的影響是雙向的,除了假性高鉀,還有假性低鉀,通常發生于高白細胞血癥患者。且看第9版《診斷學》:假性高鉀:白細胞>500×10^9/L;假性低鉀:白細胞>100×10^9/L 。在白細胞水平升高非常多的情況下,由于血細胞的凝集,釋放脫顆粒的作用,使得細胞內鉀外釋,出現假性高鉀,這種情況比較多見;在白細胞中等程度升高的時候,反而其攝取血清(血漿)鉀的能力大于釋放鉀的能力,此時出現假性低鉀的可能較大。高白細胞性白血病(HLL):是指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00×10^9/L的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易發生白細胞瘀滯綜合征,化療后易出現腫瘤溶解綜合征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 )等并發癥,患者常因體內大量白血病細胞自發或在治療過程中發生溶解而多合并高鉀血癥,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部分HLL患者合并低鉀血癥。血液離體后在儲存過程中,白細胞鈉-鉀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加,特別是HLL時 ,白血病細胞在室溫下對血清中鉀的攝入增加 , 造成血清鉀濃度下降,從而導致實驗室常規檢測到的低鉀是假性的,即 " 低鉀血癥”實際上是白血病細胞在體攝取血清中的鉀造成的假象,這類患者雖然有“ 低鉀血癥”,但沒有低鉀的臨床癥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因此,在HLL患者檢測出低鉀血癥時,應再次檢測,避免對這類假性低鉀患者常規補鉀而導致高鉀血癥,因為高鉀血癥造成的危害遠比低鉀血癥更嚴重,可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假性低鉀:血標本長時問置于高溫環境,導致假性低血鉀結果。還見于嚴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標本置于室溫環境未及時分離血清(漿),K+會移入細胞內。反向假性高血鉀癥:指體外檢測血漿鉀異常增高,而血清鉀正常。床旁即時檢測或血氣分析全血檢測具有迅速、無需離心的優點,可以避免檢測過程中各種因素造成的鉀離子測量的誤差。一旦發現可疑的情況,最佳的明確病情的方法是立即行動脈血氣分析檢查,后者是最快且最可靠的明確血鉀情況的手段。還可以通過比較血漿鉀及血清鉀來明確是否為假性高/低鉀血癥,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腎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以及十二導聯心電圖的變化來鑒別真性和假性高/低鉀血癥。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