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成功人士做事都很有條理,也講究秩序,他們的辦公桌時刻都保持趕緊整潔,而絕不是堆滿各種要處理的文件。醫院也一樣,不說別的,一張病床就能說明一切。加病床,再加病床,病房擠不下,就去走廊……如此景象背后的醫療秩序能好嗎?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好的醫療秩序,從病床管理開始。
中國人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醫院需要規矩,因為沒有規矩就很難維持秩序,很難保證效率。在美國,為了規范醫療秩序,國家專門制定醫生和患者的權利和義務典章。但是,中國的醫院最缺乏規矩,患者或家屬一些不妥的行為就會影響醫療的施行以及效果。規矩都是人定的,醫院在改善管理方面還需要多多學習和思考。
以病床管理為例,醫院能確保病床安靜、趕緊,并保護患者隱私嗎?病床安靜是為了患者能好好休息,利于康復;趕緊是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保護隱私,雖然是一個小細節,但是體現了醫院對患者的尊重,減免不必要的矛盾。
在英國,為了給住院病人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所有醫院都規定,除了病人自己,禁止其他人接觸病床。為了保證醫院的清潔環境,英國衛計委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相關規定,要求各醫院根據自身情況,每天只能安排1——2小時的探病時間,并且禁止給病人送花、自制食品等,盡可能將外界的病菌擋在醫院之外。
在日本,醫生帶著徒弟來到病床前來給患者診療時,首先要給患者做一個簡單說明,得到患者的允許后,才開始進行操作。
我國也有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醫院,比如協和醫院,但大部分的醫院病房里安置過多的病床,讓患者休息不好,影響療效。而且,成群的家屬來探望住院患者隨意進出病房,坐在病床上與患者聊天,有的甚至飲酒滋事,擾亂醫生的工作……最終,醫患都變得煩躁不安,這樣的醫療,效果能得到多大保障?
也許是國情有別,我們的大型公立醫院承擔的看病壓力太重了,治病可以保障,但秩序卻難以保障。可是,如果沒有秩序,治病的效率又如何呢?
醫院需要為自己建立一整套秩序和規范,并要求醫患來遵守,而國家需要改善醫療秩序的大環境,讓醫療資源下沉,保障醫療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