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發現,醫務人員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據不完全估計,在廣大醫生中,有6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我國醫患比重大大低于發達國家,醫生的工作量大,醫患矛盾突出,潛藏著倦怠發生的高危因素。
醫生們如何排解心理壓力?如何擺脫職業倦?。咳绾蜗硎茏约旱穆殬I?近日,由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和本報共同主辦的市民健康大講堂在深圳市康寧醫院開講。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康寧醫院院長劉鐵榜以“醫務人員如何避免職業倦怠”為題進行了專題講座。
1
六大因素引起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癥”又稱“職業枯竭癥”,它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壓之下所體驗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是不一樣的,而是緣自心理的疲乏。職業倦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表現:情感耗竭、人際冷漠、效能缺乏。
情感耗竭是指沒有活力,沒有工作熱情,感到自己的感情處于極度疲勞的狀態。它被發現為職業倦怠的核心緯度,并具有最明顯的癥狀表現。人際冷漠,指連傾訴的欲望都沒有了,于是在對別人日漸冷漠的同時也一點點“被冷漠”著。效能缺失,無法由衷地付出,而更多是依照責任和承諾行事,與之相隨的是無論對工作還是對自己越來越低的滿足感,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選錯了職業,但又缺乏改變的勇氣。
“很多職業都要有持久的情感付出,比如,護士上班要情緒飽滿地開心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幼兒園的阿姨每次見到小朋友的時候,都要用別樣的聲音說小朋友早上好,所以會要求有持久的情感付出。第二,由于要跟人打交道。人和人之間交往就會有沖突,所以助人工作者總是會碰到這樣的困難。所以長期這樣下去會導致什么樣的狀態呢?出現情感耗竭、身心疲憊,這種狀態就叫職業枯竭。”劉鐵榜說。
劉鐵榜指出,員工與以下六個因素出現不匹配,就較容易引起職業倦怠。包括: 1、工作負荷:如工作過量或不足;2、團隊:團隊是否相互支持,比如員工和周圍的同事有沒有積極的聯系;3、價值觀沖突:員工和周圍的同事或上司價值觀不一致;4、報酬:可以指經濟報酬,更多的指生活報酬;5、控制感:控制中的不匹配與職業倦怠中的無力感有關,通常表明個體對工作中所需的資源沒有足夠的控制,或者指個體對使用他們認為最有效工作方式上沒有足夠的權威;6、公平性:由工作量或報酬的不公平所引起,評價和升遷的不公平則容易帶來情感衰竭。
2
全球醫生職業倦怠比重達60%
劉鐵榜指出,醫務人員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醫護工作屬于助人的職業,當助人者將個體的內部資源耗盡而無補充時,就會引發倦怠。據統計,在全世界范圍內,醫生職業倦怠比重高達60%.
醫務人員為何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劉鐵榜指出,首先是跟現在社會的大環境有關。“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為良相,就為良醫,救不了國就救民,所以人們把醫生叫做天使。但是在現在,醫務人員這個職業由時代的寵兒變成時代的棄兒。社會上用很多負面詞形容醫務人員,用走穴、冷血、紅包、過度醫療等來形容醫務人員。醫生的醫術、醫德受到質疑。很多醫務人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受到病人的襲擊。少數病人一旦失去了他們的親人,他們會用一些很極端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醫院的不滿,對服務的不滿,這樣給醫院的工作人員造成極大的困擾。”
其次,職業倦怠也是由醫生特殊的職業特性決定的。劉鐵榜指出,醫生工作的可控性低。“病人何時生病,生什么病醫生不能控制。治不治得好醫生不能控制。在醫療這個鏈條中間任何一個地方掉了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此外,醫護工作是高負荷工作、高風險行業,工作環境充滿負性**與悲劇性結局。“一個花季少女抑郁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得了不治之癥,對很多疾病醫生也束手無策,工作環境充滿了負性**。再加上醫生嚴格的內省機制,對職業完美的強迫性追求,很容易引起職業倦怠。”
3
人性化管理,關心員工心理健康
如何預防職業枯竭?作為醫院管理者應怎么做?醫務人員應該如何調節?劉鐵榜指出,管理者要營造人性化的管理文化,尊重、服務、成就員工;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隊伍;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人性化的心理服務。
管理團隊,尤其是基層管理的團隊,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善意,首先想到的是幫助別人,而不是為難別人,不應該把別人當小偷一樣地防著,要營造一個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其次要提供人性化的心理服務,比如員工受了傷,管理者要去探視,有新員工來或者員工要離開,管理者要說幾句暖心的話,總之要堅持人性化,形成一種文化氛圍。管理者還要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定期為員工提供心理輔導或講座等。
如果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糾結的事情,怎么辦呢?劉鐵榜給出八字箴言:忍了、任了、扔了、認了。“忍了是指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出手,忍一時之氣就海闊天空,不要一點火就著,好多事情都是同事之間的小沖突,不是敵我矛盾,況且這次你忍了,下次別人忍你,就回來了,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忍別人一下,別人記得住的;任了,由他去吧,這個人今天在你面前傷害了你,如果這個人一直這么下去,生活會懲罰他;扔了,把不快從記憶的內存刪除,把它掃出去,從此不要想了;認了,我們選擇了當醫生,別無選擇,那我們就認了,因為生活不是每一個人的事情都表現出公平性的,生活最后是一個代數和,而絕不只是一個單項。不如就認了,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