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頭條 > 壓床病人——醫院不得不承受之重

壓床病人——醫院不得不承受之重

2014-07-25 15:15 閱讀:3571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李思杰
[導讀] 已經達到出院標準,卻因為非醫療的原因而拒絕出院的壓床病人,成了令很多醫院頭疼的難題。這樣的壓床病人有很多很多。面對壓床病人,誰都無可奈何。壓床病人誰負責? 八旬老人在精神病院生活34年 不出意外,83歲的老姚將在精神病院度過余生。 作為永康市第三人

    已經達到出院標準,卻因為非醫療的原因而拒絕出院的“壓床病人”,成了令很多醫院頭疼的難題。這樣的“壓床病人”有很多很多。面對“壓床病人”,誰都無可奈何。“壓床病人”誰負責?

    八旬老人在精神病院生活34年

    不出意外,83歲的老姚將在精神病院度過余生。

    作為永康市第三人民醫院最“資深”的病人,老姚已經在這個精神病專科醫院生活了34年,而這個醫院的建院時間不過39年。

    據統計,在永康三院,像老姚一樣,住院超過1年的病人近60個。他們中的許多人,其實早已經過治療達到出院標準,但因為各種原因,卻始終占著病床,滯留醫院。

    一邊是被家人遺忘的壓床病人,回不了家;一邊是更多的病人在排隊,這成了一個讓人糾結的難題。

    在永康三院,沒有人不知道老姚。他比病區所有醫護人員的資歷都要老。

    老姚是因為精神分裂癥住院的。但他一直保持著當年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鍛煉身體、洗一次冷水澡。

    年輕時,老姚個性很強,在醫院動不動就和人打架。隨著年紀變大,老姚的性格也逐漸變得溫和。現在的老姚,耳朵背了,牙齒也沒剩下幾顆。為了照顧他,午飯時,醫院會專門煮一碗很爛的面條,里面還會加一個雞蛋。

    應蓉蓉是老姚所在三病區的護士長。她說,老姚在這里并不愁吃穿。他的單位會發退休金,夠在醫院開支;他沒有妻子兒女,兩個侄子會不時來看他。“按照老姚的狀況,完全可以接回去安享晚年。”應蓉蓉說。

    據統計,在永康三院,常規住院病人大約50人,像老姚一樣長期待在醫院的有13人。其中,超過1年的有13人,超過3年的有4人。

    在永康三院,還有一幢自成一體的小院子。院子有600平米,一面是圍墻,其他3面是二層樓房。這里是永康市重度精神殘疾人托養中心所在地,47名男性精神病患者就住在這里。

    一般,進入托養中心的患者需要符合幾個條件,比如重度精神殘疾,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等,具體名單需要經過殘聯確定。

    每天上午8點半到10點半,是他們參加康復治療時間,大部分時間老呂都坐在閱覽室看書。老呂今年47歲,托管中心2011年成立時,他就在了,在這些人里,他學歷最高,他是讀研期間,發病輟學的。

    托養中心護士長曹海鷹說,老呂患的是精神分裂癥,狀況還算好。只是情感比較淡薄,參加社會活動少,很少融入其他室友。他沒有直系親屬,送進來后,平時看他的人也不多。

    在托養中心副主任醫師夏勇軍看來,老呂和托養中心的大部分病人一樣,都符合出院指征。

    難題:低流動性vs床位緊張

    “他們大部分是慢性衰退型精神分裂癥,其他是中重度精神發育遲滯,也就是癡呆,治不好的。”夏勇軍說,按照托養政策,當托養病人病情穩定或年齡超過60歲時,可以解除托養,回歸社會、家庭。

    正常情況下,被托養的病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病情就會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只要家屬把人接回去,盡心照顧,定時定量服藥即可。

    但實際上,托養中心成立4年來,流動的患者數量僅六七個,“真正狀況好轉,家屬來接回去的只有1個。”其他大部分是因為疾病,或死亡而離開的。

    一邊是低流動性,一邊是更多的患者在等床位。

    目前,永康托養中心總共62個床位都是滿員。據永康殘聯的統計,2014年,永康享受托養政策的重度殘疾人超過了850名。其中,享受集中托養的120多個,其他都是居家托養。重度精神病患者的集中托養點,就在永康三院。

    “對于集中托養來說,床位是一直缺的。有些沒有排到集中托養的,只好先采取居家托養的方式。按照政策,居家托養也有補助,但今年有十幾個人寧愿放棄這個補助,排隊等待集中托養的床位。”永康殘聯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集中托養的床位即便再增加50個也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畢竟,這種方式對病人的恢復,效果要好很多。”

    建議:建立親屬定期探視制度

    在曹海鷹看來,托養病人流動性差,既有相關政策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家庭責任心缺失。

    據了解,目前托養政策中,雖然規定了達到一定條件可以解除托養,但如何解除卻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如果家屬拒絕接回病人,醫院也沒有辦法,“我們有規定,病人如果出院,一定要家屬來接。家屬不接,出于人道主義,也不能直接把人扔在家門口。”

    曹海鷹說,家屬拒絕接收病人,常用的理由是:在家里沒人管,又發病犯事怎么辦?實的原因則是把病人接回家,意味著要多一個勞動力去看護他,而在托養中心,不用花多少錢,患者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照顧。

    據殘聯介紹,現在享受集中托養政策的病人,每人每年財政會補貼1萬5千元。一般情況下,患者只需要另付些伙食費就可以了。

    現在,托養中心的條件普遍都不錯。比如,永康三院托養中心,除了有專門醫護人員,還有健身房、閱覽室、卡拉OK房、手工制作房等配套設施。

    “發達國家白天托養,晚上由家屬接回家。在中國,則成了全托。”夏勇軍說,這有點變味。

    因為家屬不愿接人,很多“壓床病人”都處于親情缺乏的境地。在托養中心登記的探視表里,大部分家屬探視的頻率是兩到三個月一次。只有六七個家屬,一兩個星期探視一次。這些病人長期待在托養中心,社會功能會衰退,人變得呆滯,也容易出現軀體疾病。如今,托養中心每天都組織病人做一些恢復活動。比如做些零工,發代金券去超市買東西等,以減緩社會功能衰退。

    今年4月份,永康三院曾向主管部門建議,建立家屬定期探視制度,“這不僅有利于病人恢復,也有助于維護病人和親屬之間的感情。”

    去年,南京一家福利院規定,如果老人要入住養老院,子女必須至少一個月來看望老人一次。做不到這樣的承諾,福利院就會拒絕老人入住。1年試行以來,福利院評估了300個老人的家庭,最后有10%的老人被拒收。而且,在收預***時,福利院一次最多收一兩個月,目的也是為了讓子女來繳費時,多看望老人。

    另外,廣州一家老年公寓推出了《親情協議》,提醒子女盡孝。不常探望的父母,院方會通過短信、電話、電郵等方式,不停發出“快來看老人”的溫馨提示。

    “壓床病人”并非醫院負擔

    醫院資源配備有一定的限度,在總量不變的語境下,該出院的病人不出院占坑占位,其他病人住院就要受到牽制,一邊是該騰位的不讓位,一邊是該入院的入不了院,人為加劇了“看病難”.

    也許有人會說,強行對該出院者采取措施讓其出院,難度相當大。想不出院者總能找出種種理由,找出個小毛病要求繼續住院治療也無法拒絕。再則,其不去辦理出院手續,誰又還能將其趕出去?解決“壓床病人”問題靠硬顯然缺乏人性化。

    “壓床病人”一般情況下不會賴賬,該交的費用照交,經濟承受能力不是大問題,其看中的是醫院養老的優勢。為此不妨因勢利導,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醫院附辦養老機構。醫院辦養老,有專業的醫療人員和護理人員,老年人不論是大病小病,不出院門就可以解決,老年人在此養老,既能享受到其他養老院的待遇,又能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而從醫院來說,增設養老院不僅增強了公益性,而且也開拓出另一條產業渠道,可以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醫院有了養老機構,哪個還會去“壓床”,從而又能完好解決“壓床病人”問題。

    “壓床病人”從某種角度看,折射出養老困境,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如何去化解?不能靠外力,只能是內部進行消化。醫院辦養老機構老有所樂,老有所醫更為貼切,現今一些醫院進行了探索和試點,期待這一新興的養老機構能全面普開。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施秉县| 铜川市| 陆良县| 定兴县| 额敏县| 辽宁省| 大关县| 托克托县| 峨边| 宁津县| 海晏县| 松原市| 揭阳市| 临漳县| 溆浦县| 镇原县| 多伦县| 固镇县| 马尔康县| 三门县| 库尔勒市| 遂宁市| 民丰县| 和林格尔县| 淮滨县| 电白县| 鲁甸县| 永川市| 东莞市| 丹巴县| 嘉鱼县| 石河子市| 治多县| 周口市| 九江市| 永新县| 旌德县| 盱眙县| 金湖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