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可以分為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微創介入治療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保守治療是LDH的基本治療方法,約80%的LDH可經保守治療緩解或治愈。保守治療旨在使腰椎間盤突出病灶和受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水腫加速消退,從而減輕或緩解其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
保守治療主要適用于: (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 (2)休息后癥狀可自行緩解者; (3)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者。
椎間盤突出的保守治療具體方法包括絕對臥床休息、持續牽引、理療、推拿、按摩、口服消炎止痛藥物、病灶注射治療等,其中病灶注射治療的作用是減輕神經 根炎癥反應,對突出型有效率達76%,對膨出型有效率只有26%。一般正規保守治療6~8周無效應考慮采取其他方法。1絕對臥床,最重要。 2可牽引,但牽引初期可加重臨床不適癥狀,要正確認識它。3局部理療熱敷。4非甾體止痛藥物,急性期可適當加用激素類藥物,效果較好,一般3天即 可,但現在很多人不提倡應用激素。5以上方法效果如不佳可做硬膜外封閉或骶管治療。6恢復期內避免體力勞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癥:經癥狀、體征、影像學和神經定位檢查診斷為LDH,經正規保守治療6~8周無緩解,出現感覺運動功能障礙、馬尾綜合征、難以耐受的疼痛或反復 發作影響工作和生活者。 手術禁忌證:嚴重心、肺、肝、腎疾病,有感染病灶,嚴重神經衰弱,精神病患者,保守治療有效的患者。
手術方法的選擇: (1)開窗減壓術:腰痛伴單側下肢痛,累計一個間隙者。 (2)半椎板切除:腰痛伴單側肢體疼痛,累計兩個間隙者或原診斷為某一間隙突出,術中發現該間隙的病理變化不足以解釋術前癥狀而需要探察臨近間隙者。 (3)全椎板切除:巨大的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伴急性馬尾神經損傷癥狀者。髓核摘除術后復發經保守治療無效,需二次手術者。 (4) 關節突部分切除或關節突切除:極外側型或合并椎管狹窄者。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介入治療:
1椎間盤化學溶解術(chemonucleolysis): 椎間盤化學溶解術是應用膠原酶的水解作用,溶解髓核或突出物,從而緩解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達到治療的目的。該技術主要用于突出型、脫出型LDH。
2 經皮椎間盤切吸術(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PLD): PLD的機制是通過去除椎間盤組織降低椎間盤壓力,從而減弱或消除神經根損害的張力機制。隨機對照研究報告優良率不足70%,且手術操作盲目性大,術后復 發率高,療效和可靠性不如化學溶解術和內窺鏡下椎間盤摘除術,目前多不單獨應用此技術。
3 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 操作與PLD相似,利用激光產生熱能,使椎間盤組織氣化,干燥脫水,減輕髓核組織對神經根產生的張力和壓力,緩解根性癥狀。Choy等報告優良率78%, 但隨后大多數作者研究表明療效明顯低于化學溶解術。該手術同樣為非直視微創手術,且設備昂貴,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價效比有待進一步觀察。
4 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內窺鏡按入路分三種類型:(1)后外側經椎間孔入路椎間盤鏡;(2)前路腹腔鏡;(3)后路椎間盤鏡,即標準椎板間椎間盤入路,適用于單階段旁 中央突出、脫出及椎管內游離椎間盤,并可同時進行側隱窩擴大等椎管減壓術。由于成像系統的良好監控,避免了盲目性,可精確定位、適量切除和有效減壓,創傷 小,恢復快,近期優良率高。但因顯露局限,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手術難徹底,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目前,除常規的開放手術外,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已是治療LDH的重要手段,對癥狀較重者,效果優于保守治療。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