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了3次才懷上,兒子都1歲9個月大了,很可愛,沒想到讓他們給醫死了……”8月23日中午,提起自己夭折的兒子,家住茶陵縣嚴塘鎮長江村的段李梅泣不成聲。據段李梅提供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顯示,患兒在茶陵縣人民醫院就診時,醫生無證行醫、院方用藥不恰當、對病情估計不足,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對此,家屬質疑:這么大的醫療事故,院方為何只負次要責任,無證醫生為何能繼續行醫。
8月23日,茶陵縣,段李梅看著兒子不久前在北京游玩時的照片潸然淚下。
離家不到兩月突接孩子死訊
記者見到段李梅時,她的眼圈紅紅的,手里提著一個破舊的塑料袋,里面裝有兒子的病歷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尸體解剖病理報告書》等材料。因她老公仍在山西打工,只有年邁的公公和堂哥在陪她處理兒子的后事。
“懷這個兒子前,我有三次懷孕都沒成功。后來在北京一家醫院經過幾年的診治才懷上,2009年生下兒子譚翰宇。”段李梅說,兒子一生下來,全家人都把他當成寶貝。在全家人的呵護下,譚翰宇一天天快樂地成長著,“他聰明可愛,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嘴巴特別甜,見誰叫誰,周圍鄰居都夸他聰明可愛。”
今年3月,為賺錢補貼家用,段李梅和老公譚和平分別前往北京、山西打工,兒子由爺爺奶奶在家帶。4月22日晚,一個噩耗突然傳來——活潑可愛的兒子沒了!“聽到這個消息,我的頭都大了,半天分不清東南西北。”說到這里,段李梅痛哭不止。
治感冒14小時竟把命給治沒了
4月21日下午,譚翰宇的爺爺譚牛仔發現孫子有些感冒癥狀,發燒、不愛活動。孩子的父母不在家,爺爺生怕有個三長兩短。盡管其所住的長江村離縣城有30多里路,但他還是在第二天7:30就帶孩子趕到了縣醫院。
譚牛仔說,孩子剛到醫院時情況不錯,陪同而來的堂伯譚真民還給孩子買了早餐吃了。 譚真民告訴記者,來到醫院時,醫生還沒上班,于是就掛了急診,接診的醫生是彭衛華。當時診斷為感冒發燒,孩子的體溫為38.5℃,因燒沒完全退,家屬問醫生要不要住院觀察,醫生當時說沒事,不用住院。
因孩子住在鄉下,怕夜里再發燒,譚真民還是想讓孩子在醫院里住院觀察一下,于是又讓醫生檢查。譚真民說,檢查之后,醫生診斷說懷疑是腦膜炎,要做一個腰穿刺,取腦脊液化驗。于是在16時35分,進行了腰穿刺手術。
“結果出來后已臨近下班,主管醫師楊祿華看了結果后表示沒什么關系”。譚真民說,當時,譚翰宇正在打吊針,第一瓶藥水打完后,一切正常,換了第二瓶藥水,剛打幾分鐘,孩子就開始出現癥狀,眼睛翻白、臉上抽搐、口里還不時吐出黑色液體等。
盡管醫護人員進行了搶救,但終究無濟于事,當晚9時許,譚翰宇宣布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