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NSTEACS的治療策略有兩種觀點:”早期保守”策略,即先進行積極藥物治療,然后根據胸痛癥狀和無創檢查分層確定哪些患者需要血運重建或藥物治療。”保守”的好處在于,對先前沒有接受強化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和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積極的藥物治療有可能迅速穩定病情。另一觀點為目前多數試驗支持的”早期介入”策略,主張所有擬診ACS的患者都應在住院早期進行冠脈造影,根據臨床情況和造影結果判斷是否血運重建。”早期介入”并不放棄進行積極的藥物治療,同時還可在患者入院初期就準確地了解冠脈的解剖情況,及時發現和積極處理高?;颊摺?/div>
TACTICSTIMI-18 研究入選222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UA)或NSTEMI患者,隨機接受早期介入或早期保守。前者4~48 h內造影,必要時行血管重建;后者只在藥物治療后仍有再發心絞痛或負荷試驗陽性時才介入,所有患者都使用阿司匹林、肝素和替羅非班,支持NSTEACS患者早期使用GPⅡb/Ⅲa 受體拮抗劑聯合早期介入策略。因此,急性期危險性越高的患者越該緊急處理;至于急性期危險性低或主要表現為長期危險的患者,作適當的準備后擇期合理。
歐洲心臟病學會推薦急性期高?;颊咛卣鳎海?)復發靜息胸痛;(2)動態ST段改變:ST段壓低≥0.1 mV或一過性(<30 min)抬高≥0.1 mV;(3)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或CK-MB水平升高;(4)觀察期間血液動力學不穩定;(5)嚴重心律失常(室速或室顫);(6)梗死后早發的不穩定性心絞痛;(7)糖尿病。這些患者急性血栓形成危險性高,應48 h內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