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診斷治療指南》解讀
2010-12-24 11:43
閱讀:2566
來源:醫學論壇網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的病例檢測、診斷和治療:內分泌學會臨床實踐指南》于2008年發表,原醛癥是醛固酮分泌增多,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受抑制但不受鈉負荷調節的疾病。
為規范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原醛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并促進其臨床實踐,由美國內分泌學會聯合歐洲內分泌學會、歐洲高血壓學會、國際內分泌學會、國際高血壓學會和日本高血壓學會組織制訂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的病例檢測、診斷和治療:內分泌學會臨床實踐指南》于2008年發表。
原醛癥是醛固酮分泌增多,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受抑制但不受鈉負荷調節的疾病。在高血壓人群中的患病率> 10%,其常見原因是腎上腺腺瘤、單側或雙側腎上腺增生,少見原因為遺傳缺陷所導致的糖皮質激素可調節的醛固酮增多癥(GRA),只有50%的腎上腺腺瘤和17%的腎上腺增生患者血鉀<3.5 mmol//L。
指南推薦,應在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委員會(JNC)高血壓1期(Bp> 160~179/100~109 mmHg)、2期(血壓> 180/110 mmHg)、藥物抵抗性高血壓、高血壓伴有持續性或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高血壓伴有腎上腺意外瘤、有早發高血壓或40歲以前發生腦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以及原醛癥患者一級親屬的所有高血壓患者中采用血漿醛固酮與腎素比值(ARR)進行篩查。選擇口服鈉負荷試驗、鹽水輸注試驗、氟氫可的松抑制試驗或卡托普利試驗作為確診或排除原醛癥的依據,對所有診斷原醛癥的患者均應做腎上腺CT掃描以鑒別其亞型分類及定位,并除外腎上腺皮質癌。磁共振成像(MRI)在原醛癥亞型的診斷方面并不強于CT,且價格貴,分辨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