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外人眼里,醫生這份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薪資待遇更是領先絕大多數行業,而且還不用擔心未來會有中年危機,屬于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所以不少考生還會覺得,過來人這么說是不是擔心學弟學妹們和他們搶飯碗。
但有些辛苦,往往只有身臨其境了才會有所體會,要不人們怎么常說,不撞南墻不回頭呢,不過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關于學醫這條路好不好走,大家的感受或許也不一樣。
學醫多年負債7萬,94年女生無奈感慨:窮人家的孩子或許不該學醫。
如果問高中生,你覺得你28歲的時候,應該達到了什么樣的成就,得到的回答可能會是年薪百萬,可能是娶妻嫁人,但估計不會有同學想到28歲的自己還在讀書。
但網上一位醫學生,94年出生,剛好28歲,如今還是一名正在就讀研三的學生,作為規培醫生,每天在醫院當免費的勞動力。
而另外一邊,因為在本科階段申請了助學貸款,而自己本科畢業后選擇讀研,沒有按照約定回到老家就業,所以正在讀研的她,還要償還本來可以被減免的本科階段的助學貸款。
這位同學的家庭情況不好,家里也幫襯不到自己太多,所以自己的寒暑假也一直都在兼職,幾乎沒有過真正的假期,但即便如此,學醫多年的他,依舊背負著7萬塊錢的助學貸款,沒有還完。
如今這位同學也只能依靠每個月600塊錢的助學補助過活,看到這位同學分享自己兩位數的存款,外賣都不舍得點,也確實讓人覺得心疼,面對自己當下的處境,這位醫學生也無奈感慨,或許窮人家的孩子就不該學醫。
能夠在高中階段考上醫學院,又能夠在大學階段考上研究生,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其實是優秀的,但是學醫本身就是一個“持久戰”,換句話說,學醫不僅對學生是一個挑戰,對整個家庭其實都是。
這位同學的感慨,引發了很多同樣處境的共鳴,但是也收獲了很多鼓勵,雖然過程很難,但能做的也唯有堅持,再長的黑夜都有迎來破曉的那一刻。
醫生的就業前景確實不俗,但成為醫生的路上,向來都是布滿荊棘。
翻開小學生的小學作文,看到《我的理想》那一篇,應該有很多同學寫的都是想要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醫生這份職業確實不錯,只不過成為醫生的路卻沒有那么好走。
同樣都是本科,但是醫學生本科階段就要學習5年,如果本科畢業就選擇就業,那大概可以選擇的余地,應該就只有鄉鎮里的衛生所了,別說大醫院了,就算是縣級醫院,醫生的門檻也至少要研究生以上。
就算順利考上了研究生,也研究生畢業了,其實距離醫學生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醫生,也還差著很遠,等到醫學生真的能夠順利升級成為醫生時,基本上都是30+了。
30+的年齡,可能有些同學已經事業有成,甚至可能有些同學的孩子,都已經上學了,而自己可能剛剛畢業,還在求職,除了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其實心理落差對于醫學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所以如果考生想要報考臨床,除了要考慮未來醫生這份職業可以帶給自己的好處以外,更要考慮自己能不能堅持住自己的從醫的心,醫學生半途而廢,需要付出的代價可是遠遠超過任何專業的。
學醫路確實不輕松,但是如果人人都覺得這條路難走,就不走了,那病人們也就沒有生的希望,所以一方面希望學生們謹慎選擇,不要一時沖動就盲目報考。
但另外一方面,其實更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臺一些關于醫學生的培養政策,解決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醫學生的經濟壓力,培養更多醫學人才。你覺得什么樣的學生更適合學醫呢?歡迎評論留言!
來源 | 賽柏藍器械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