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潭港立醫大婦兒醫院大批員工離職,引發關注。據悉,醫院原本有八十多名員工,如今只剩十余人。
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據該院醫護人員反應,醫院拖欠員工工資已經有六七個月了,今年4月底,院方開了一次動員會,表示會將醫院賣出換取資金,希望大家再堅持兩個月。為此,大家都懷揣著一絲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醫院因為拖欠房租,場地都被房東收去了一大半,僅剩了門診。
此外,還有相關醫護人員表示,目前想要維權都很困難,醫院發工資時,并未給工資條,有時還是給的現金,大家只能整理出“五險”購買記錄和上下班打卡記錄來維權。
職工的勞務雇傭合同書上,沒有醫院的簽字蓋章
對此,該院的法人代表蘇某某表示:醫院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局面和管理不善有關。據悉,醫院2012年成立,2018年3月,他已經讓出了90%的股權給深圳中豪,當時雙方約定蘇某某不干涉醫院的經營管理人事管理及財務管理。
此外,蘇某某還出示了醫院的賬單,到今年3月31日醫院欠職工薪資達150余萬元,今年4月,財務在沒有交接賬目材料的情況下便走人了。
其實這近年因為經營不善、資金緊張、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少醫院都出現了工資不能正常發放的情況。
前不久,莆田市涵江醫院數百名醫護人員在自家門診大樓集體拉橫幅維權引發關注。
該院800多名職工,自今年4月份開始就只拿基本工資,養家糊口都成問題,和院領導多次溝通后,欠薪問題還是沒能解決,無奈之下只能拉橫幅維權。
去年8月份,四川樂山市第四人民醫院關閉也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該院從去年7月關閉至今,連續幾個月都沒給職工發工資以及繳納社保。
不管是民營還是公立,只要財務出現問題,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拖欠員工工資。殊不知這樣的解決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輕醫院一時的流動資金壓力,但實際卻是消耗了醫院的信用成本。不僅違背勞動法規,有被勞動執法部門懲罰的風險,一旦醫院進一步出現困難,就會眾親背離,四面楚歌。
欠薪事件動搖的是醫院的人才根基,所以,作為醫院領導,務必要妥善處理。
醫院之所以會欠薪,籠統歸因都是經營困難,失去了造血能力。但讓醫院經營不善的具體原因卻很復雜,有的是因為歷史債務問題,有的是因為運營成本、人力成本、基建設備成本過高,導致醫院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問題,有的是因為管理層問題,管理制度模糊、醫院發展方向模糊,人心渙散,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大量人才流失,剩下的人浮于事……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錢能解決的。
錢不是萬能的!
如果錢能解決一切,那還要法律、道德、文學、科技、宗教干嘛?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能獨善其身!
素材來源:江淮醫學、海峽都市報
來 源 | 愛愛醫綜合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備注來源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