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西醫中醫全都開罵!現在的國產醫療劇是怎么做到的?
2023-07-24 09:09
閱讀:3663
來源:見文末
作者:醫**漫
責任編輯:醫路漫漫
[導讀] 主任扇一巴掌,讓你清醒一下!
自從電視誕生以來,醫療劇就一直是觀眾視線的焦點。而在同樣長的時間里,電視編劇和導演也一直在探索真實和虛構之間的古老張力。之前,在某醫學平臺上公布了一份“錯誤百出的醫療電視劇”調查,2012名參與調查的醫生提交了他們發現的醫療劇中千奇百怪的醫學錯誤。有94%的醫生看過醫療電視劇,并且85.8%的醫生在看醫療電視劇的時候發現過錯誤。有74.6%的受訪醫生在醫療劇中發現過急救知識錯誤,這些錯誤“誤導觀眾,無法容忍”。那今天就從最近很火的《我的人間煙火》開始吧。網友看了這劇后,表示果然醫療偶像劇拍不出啥好東西。獨斷專行,神之手,笑吐了。是可以讓同事連夜扛著火車逃離治療組的程度。別說心包穿刺了,就連包皮環切醫生都不敢這么說啊。擱我們醫院,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往后二十屆實習生規培生新入職的醫生的入科教育都有你的一份傳說,主任早交班還要罵一遍。我說越級手術已經是醫療事故了,竟然還有人告訴我說人沒死,手術成功了,怎么能叫醫療事故呢?合著我無證駕駛只要不撞死人,就算不違法了唄?在電視劇中,男主醫生在搶救一名心衰病人時,男主說:“快,10克速尿!抽200CC的血送化驗室!”北京急救中心醫生賈大成說:臨床用速尿,20毫克到80毫克就足夠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某醫生對此鏡頭更是驚訝不已:如果一次用10克速尿,恐怕患者早就脫水成木乃伊了。另外,200毫升血能裝兩塑料袋,醫生拿兩袋子血去化驗,也是絕對沒有可能的。一些醫務人士感嘆,連住過院的病人都知道,每天200毫升血,病沒看好,血就被抽干了。還有這部電視劇也曾因為“百分之九的生理鹽水”、“40毫升甲強龍的使用劑量”等錯誤飽受詬病。好家伙,百分之九的生理鹽水,是準備腌制咸菜嗎?醫生在醫院里直接表白、爭風吃醋,醫院成了他們發展愛情的場所,治病救人反而成了副線。在電視劇中,搶救的時候腎上腺素是需要用到10mg的,不然救不回來。內行表示:腎上腺素10mg?救人還是謀殺?用量過大或皮下注射時誤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壓突然上升而導致腦溢血。另一個吐槽點,手術紗布用完是不能隨意丟棄的!!!手術紗布清點方法及清點時機,手術前器械護士提前15分鐘洗手上臺,整理臺上所有器械,敷料,執行清點核對制度。第一次清點,手術開始前整理器械時,由器械與巡回護士將所有用物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唱點。巡回護士邊記錄邊復述,有錯時要及時指出并再次唱點。原則上應唱點兩遍,如有疑問應及時當面糾正核實,杜絕錯誤記錄的發生。第二次清點,在關閉體腔前,器械與巡回護士對臺上所有物品至少清點兩遍,并在手術護理記錄單上寫明清點數目,清點無誤后手術醫師方可關閉體腔,器械護士應對紗布數目及去向做到心中有數。第三次清點,第一層體腔關閉結束時,器械、巡回及醫師第二助手對紗布進行至少兩遍的清點,并在手術護理記錄單上寫明清點數目。第四次清點,手術結束縫合完皮膚時,器械與巡回護士最后再對紗布進行清點。術中有紗布掉下手術臺時,器械護士應及時提示巡回護士拾起放于固定地方,任何人未經巡回護士許可,不得拿出手術間。在醫療劇里,醫生們都是身穿手術衣,外披白大褂,走路自帶風,氣場全開。就一個字,帥!可惜啊,在臨床上,白大褂不系扣的醫護人員是不存在滴。首先,醫院有著裝要求。不系扣要耍帥,可以,要么扣錢,要么扣分,甚至有的還會在晨會上指名批評,妥妥社死現場。還有,敞開的白大褂這里碰一下,那里沾一點,全都是細菌,多臟啊。綜上所述,白大褂不系扣的醫生,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因為他們不用扣錢,環境也很干凈。還有在有些醫療劇中,主刀醫生眼鏡掉了,用手抬一下,這沒毛病。但如果這個場所換成手術室,那就大錯特錯。手術衣的無菌范圍僅限于前胸肩平面以下、腰以上區域(包括雙臂和戴著無菌手套的雙手),其他地方則視為有菌。如果用手越過肩去抬眼鏡,就違反了無菌觀念,屬于原則性錯誤。在劇中,男主醫生在穿無菌衣時,沒戴手套前用手拉了拉兩邊袖子,并在戴好無菌手套再低于胸口以下背過去系帶的。如果生活中的外科醫生像他這樣做手術,病人十有八九會死于手術后的感染吧?如果是實習醫生上臺的話,會被手術室里的老護士罵得很慘吧!以下這部關于牙醫的醫療劇算是相當聰明了,為了盡量避開醫療劇常出現的各種硬傷——不符合常識和規定。因此讓男主在劇里面有了另一個身份——戀愛顧問,這樣就避免了大量的專業鏡頭。說白了,這可能是一個披著白大褂的言情劇。可是再怎么避免,也是會露出馬腳的。這位牙醫用口鏡照自己,在磨牙的時候口鏡的作用是配合拉開口角,然后方便操作,你口鏡照自己,是為了看看自己有眼屎嗎?由于該圖槽點過于密集,小編也不知從何吐槽起。診室當刑場,牙醫沒白大褂、口罩、手套……說了那么多西醫電視劇的吐槽,終于來了部號稱“中醫宣傳電視劇”的《后浪》出爐了。這部經歷了七年打磨的“中醫傳承宣傳片”,原本是一部受觀眾極大期待的電視劇。可結果是網友也看不下去了表示:“這部劇和中醫放在一起,是對中醫最大的侮辱”“希望涉及中醫的內容謹慎考究,不要誤導人”“越看越離譜”。女主是在福利院長大,無任何學醫經歷,但沒關系,她英年早逝的母親是姜氏針派傳人。女主就這么成為了姜氏針派的嫡系傳人。小白搖身一變就變成了醫館所有醫生的“師叔”、“師爺”,被摁在太師椅上接受一眾年過半百的“徒子徒孫”鞠躬行禮。學醫還要講究嫡親血脈?小編可也沒聽說過中醫也搞世襲制啊。這位年輕的男人叫小帥,他是中醫世家的嫡傳獨苗,碩士畢業答辯,由于與女主扮演的外賣員起了沖突,情緒波動太大以至于在答辯現場失態,在考官提出考試題目的時候走神停頓了半分鐘。可答辯的考官都是他外公的學生,堂而皇之給他放水開后門。更離譜的是,男主那作為一代名醫的外公對此事居然覺得無所謂,甚至還很自豪地稱之為“一報還一報”。這難道不是典型的學閥嗎?還有之前網絡很流行一個審核是否是好男人的問題:保大還是保小。保大就是好男人。可事實上,醫生絕對是想竭盡全力保兩個,但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問題,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醫療原則上,首先考慮的都是大人。所以“保大還是保小”,在臨床上就是個偽命題,基本不存在。說了那么多吐槽的醫療劇,但論專業程度高,細節嚴謹,似乎當數美劇。比如《實習醫生格蕾》、《急診室的春天》、《豪斯醫生》等等,雖然有的是打著醫院的幌子演著言情劇,有的是破解謎案的劇情,但從專業角度看,從劇本到劇情,很難找出明顯破綻,相信有很強的醫學顧問團隊在給編劇和導演做支撐。還有一部經典日劇可以說是影響很多醫生步入醫學殿堂的啟蒙醫療劇,那就是《白色巨塔》。從2003年開播到現在,一直被看作是亞洲醫療劇的巔峰與不朽巨作。而對于這部劇,醫生們的贊賞之詞可以說毫不吝嗇:真實到內心發澀的同時,也是對醫學理想的救贖。如果硬要推一部國產醫療題材片子的話,那小編只能推薦《人間世》。這部調查類新聞紀錄片,由上海市衛計委和上海市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拍攝,歷時近2年,攝制組在上海市各大醫院蹲守拍攝。以寫實的風格, 一反以往醫學題材影視作品慣用的皆大歡喜的模式,以兩個年輕病人手術失敗的案例開篇,客觀呈現了現代醫學的“可為”和“不可為”,紀錄患者完整的就醫過程,全面、真實地反映醫院的常態,聚焦醫患雙方面對病痛、生死考驗時的壓力和選擇。平凡的故事,樸實的敘事,卻足以震撼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在看《人間世》這個短片時,都有自己的感受。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小編也通過它對生老病死、醫療醫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最后,希望以后的醫療劇都能腳踏實地,不脫離現實,真正能夠做到以醫療之名,講好醫療的故事。你們還看過什么電視劇里有惹人笑的片段,評論區分享給大家笑笑吧!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