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兩張圖
這是昨天北京大學的高招咨詢會現場
這是北京大學醫學院的高招現場
一個門庭若市 一個門可羅雀
對比之強烈 令人咋舌!
印象中的北醫高招,常常以現場火爆、人頭攢動而見諸于各大報端。按照北醫往年的慣例,招生咨詢日當天會在校園內開設三十多個咨詢點而供不應求,但今年則只有聊聊數個。從官網發布的照片上看,工作人員甚至比前來咨詢的家長、考生還要多!
北醫在當天的招生信息發布會上,由黨委書記劉玉村親自介紹醫學部招生情況,這在以往的發布會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百年北醫作為國內醫學類院校的頂級學府,每年的生源情況一直是醫療行業的風向標。連北醫這樣的頂級名校都尚且如此,其他醫學院校就可想而知了。近年來,國內醫學生源持續下滑,普遍出現降分錄取,更有媒體爆出有的醫學類院校錄取分數線比獸醫還低的奇葩現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如今醫學院招不到學生了呢?小編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幾個主要方面:
首先是醫改的不成功,導致醫生的待遇和地位越來越差
>>> 一方面是醫藥系統改革,破除“以藥養醫”,用行政手段“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價”;同時,卻又不讓提高掛號診療費,導致醫生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迫使醫生不得不獲取灰色收入才能夠養家糊口,被人詬病且風險極高。且不說與發達國家醫生的收入對比懸殊,即使是與過去相比,醫生的收入水平也在下降。
>>> 另一方面,2013年底頒布的《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15年,各省(區、市)須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政策的目的是純潔的,只是可憐了千千萬萬的醫學生們。別的專業的同學們30歲已經成家立業,他們30歲才剛剛踏入職場
而比以上更加令人心灰意冷的是這個國度里所發生的一起起惡性傷醫殺醫事件。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五月以來所發生的一起起觸目驚心的事件。
>>> 5月18日中午,湖南邵陽一患者家屬借口醫生救治不積極,辱罵并毆打正在接診的王俊醫生,致其死亡。
>>> 5月17日下午,湖南長沙縣江背鎮中心衛生院一名女醫生因勸說患者家屬轉院治療,卻因家屬一腳踢飛椅子,被砸中鼻梁,白大褂被鮮血染紅,女醫生因此而破相。
>>> 5月10日上午,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肖祖克在病房與患者家屬溝通,并宣布患者搶救無效死亡后,遭到7名男家屬的圍毆致嚴重受傷。
>>> 5月10日凌晨,手指受傷的患者到石柱縣中醫院三樓外一科治療,在準備做清創縫合時候,和醫生發生爭執,患者持刀將汪醫生背部、面部刺傷。
>>> 5月5日傍晚,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陳仲偉主任在家屬樓被一名患者尾隨砍成重傷,搶救無效后死亡。
……類似的傷醫殺醫事件很長一段時間來幾乎每周都在發生,事發當地**與警察為了所謂的“維穩”而采取的不作為以及輿論控制更是讓醫生這個群體心寒意冷。一部分醫生甚至向白宮發起**,要求美國**出面保護中國醫生。
對此,周立波說他的醫生朋友甚至都開始學起“跆拳道”了。
醫生收入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更得不到法律保護,也許這就是北醫今年高招現場“遇冷”的原因吧!
但小編想說的是,如果真的沒人愿意當醫生了,究竟是誰的悲哀呢?
人的一生,從起點到終點,都需要醫生的陪伴。人出生后見到的第一個人往往是醫生,臨終前見到的最后一個人也常常是醫生。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你可以選擇不當醫生,但你不可能不當病人。如果說疾病是生命的暗夜,醫生就是那個為你提燈的人;如果說疾病是生命的寒冬,醫生就是那個為你生火的人。
珍愛生命,請對醫生好一點!!否則,等到生病求醫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只能去“百度”了。
中國未來的醫院是這樣的……
一位患者到傳說中的免費醫院,廣播提示:“您好!您不需要掛號、排隊!”患者說感覺眼睛看不清楚,廣播提示患者上二樓:“您好!這里是與眼科有關的全部儀器設備,您可以**!”患者大喜,眼睛貼上去,結果自動打印出來。
患者抱著厚厚一沓結果:“這尼瑪結果是有了,可是誰能告訴我到底啥病?”廣播再次提示患者至三樓:“您好!本院眼科圖書館免費開放!”患者抱怨:“這尼瑪我得查到啥時候?”
廣播提示:“如獲得準確診斷結果,平均花費七年以上!”患者狂吼:“尼瑪!喊個醫生出來給老子診斷一下,最多一分鐘的事兒!”
廣播提示:“好的!不過您需要等待十年以上。系統培養一名醫生需要至少七年以上系統學習,還要有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臨床學習,但仍不能保證您可以得到著名的專家,因為那需要更多積累。”
十年過去了,患者拄著盲人棍摸索著來到醫院:“有沒有醫生啊!救救我吧!”廣播提示:“您好!本來是有一個的,不過考慮從醫風險太高,剛剛辭職了。請您再等十年!”
患者掄起棍子大罵:“是誰把醫生逼成這樣的?出來!我要弄死他!”廣播提示:“好的,請您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