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逐漸意識到,焦慮障礙是雙相障礙患者轉歸的重要決定因素。然而,目前已發表的相關數據差異甚大,尚無針對兩者共病率的可靠數字。一項6月23日在線發表于《柳葉刀·精神病學》的系統綜述及meta分析研究顯示,每兩名雙相障礙患者中,就有近一人在人生某一時段罹患焦慮障礙,這一數字顯著高于非雙相群體。
本項研究由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精神病學系的Barbara Pavlova等開展,旨在量化雙相障礙患者焦慮障礙的終生患病率,并將其與未罹患雙相障礙的個體進行比較。研究者檢索了2014年6月之前Web of Knowledge及Medline中各種語言發表的相關文獻,所使用的關鍵詞為“bipolar”及焦慮障礙檢索詞的組合。分析所納入的研究均為報告雙相障礙成人患者一生中DSM-III及DSM-IV焦慮障礙患病率的原創研究,招募受試者時未考慮共病狀況,其雙相障礙及至少一種焦慮障礙均通過具有效度的診斷性晤談加以確診。研究者排除了那些報告當前患病率或無法確定時間段,以及無法通過聯系作者而消除數據分歧的研究。研究者使用隨機效應meta分析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并比較了雙相障礙 I 型與 II 型患者,以及雙相障礙患者與非雙相人群焦慮障礙的終生患病率。
除廣場恐怖外,雙相障礙患者罹患其他各種焦慮障礙的風險均顯著高于對照(Pavlova, Barbara et al 2015)本次分析共納入了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南美及亞洲的40項研究、14,914名個體。結果顯示:
△ 雙相障礙患者共病焦慮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45%(95% CI 40–51);△ 來自5項研究的1,378名雙相障礙個體與56,812名對照的直接比較顯示,前者罹患焦慮障礙的風險為后者的3倍以上(風險比 [RR] 3.22 [95% CI 2.41-4.29]); p<0.0001);△ 來自13項研究、4270名雙相 I 型及1939名 II 型患者的比較顯示,兩種雙相亞型終生罹患焦慮障礙的風險并無顯著差異(RR 1.07 [95% CI 0.96–1.20]; p=0.223)。
研究者得到結論:相比于對照人群,雙相障礙患者罹患焦慮障礙的風險顯著升高。因此,除心境癥狀之外,雙相障礙患者的焦慮癥狀同樣應得到評估。
文獻索引:Pavlova, Barbara et al. Lifetime 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people with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ysis. The Lancet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23 June 2015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