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焦慮障礙全球流行病學現狀
2015-07-21 14:04
閱讀:3104
來源:醫學論壇網
責任編輯:李思民
[導讀]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離別焦慮障礙是一種常見和高發的共患疾病(comorbid disorder),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時間發病。兒童時期的不順和生命中的創傷均是重要的前驅因素,對功能的不良影響是治療的重要目標。研究7月1日在線發表于《美國精神病學雜志》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刪除了離別焦慮障礙的發病年齡標準,因而需要及時采用跨國數據來研究離別焦慮障礙作為一種終生均可發作疾病的流行病學狀況。
鑒于此,近期一項研究發現,離別焦慮障礙是一種常見和高發的共患疾病(comorbid disorder),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時間發病。兒童時期的不順和生命中的創傷均是重要的前驅因素,對功能的不良影響是治療的重要目標。研究7月1日在線發表于《美國精神病學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研究樣本為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精神健康調查,包括18個國家的38993名成年人。研究采用WHO復合性國際診斷訪談表評估了一系列DSM-IV疾病,其中包括符合擴展定義的成人發病的離別焦慮障礙;主要分析了患病率、起始發病年齡、并發癥、起始和持續的預測因素以及離別焦慮障礙相關的角色障礙。
結果顯示,終生的離別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平均為4.8%[四分位距(25%——75%):1.4%-6.4%],43.1%為18歲以后患病。早期離別焦慮障礙與后來發病的內化性和外化性DSM-IV疾病有顯著的延時相關性,但這些疾病與隨后發病的離別焦慮障礙呈負相關性。其他終生離別焦慮障礙一致的預測因素包括女性、回憶里童年有不幸發生以及生命過程中的創傷事件。這些預測因素在兒童期起始的、青少年起始和成人起始的,以及據收入劃分的組別間離別焦慮障礙具有可比性。12個月的離別焦慮障礙患病率低于終生患病率(整個樣本量的1.0%)。嚴重離別焦慮障礙相關的12個月角色障礙在伴有12個月并發癥(42.4%)的患者中的發病率顯著高于不伴有12個月并發癥者(18.3%)。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