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醫政發〔2010〕1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部署,全面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標準》)。現將《工作標準》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級各類醫院要按照要求,扎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到2010年底,所有三級醫院必須啟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并在2011年全面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各級各類醫院要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認真落實《工作標準》,保證工作進度,切實把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做實做細。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工作標準》,指導轄區內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注重工作實效,確保優質護理服務的有效落實。
三、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督導檢查,并將《工作標準》納入到對醫院的評價考核內容中,嚴格按照工作進度和工作標準進行督導評估,保證工作效果。
附件: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
一、醫院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成立由院長任組長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問題。
2.院領導定期進行行政查房,及時聽取意見,采取改進措施,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二)制訂并落實工作方案。
1.根據醫院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工作方案,有明確的進度安排,各有關部門職責清晰、分工協作。
2.工作方案能夠有效落實。
(三)加強培訓工作。
1.全院各部門和醫務人員能夠正確理解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實質和具體措施等。
2.根據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相關文件、規范,組織開展全員培訓,使護理管理者和護士充分認識改革護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四)加強宣傳交流。
1.加大宣傳力度,在全院營造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活動氛圍。
2.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及時在全院推廣,讓更多患者受益。
二、臨床護理管理
(一)健全并落實規章制度。
1.建立健全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制訂并落實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及標準。中醫醫院和開設中醫病房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認真執行《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
2.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各類護士的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和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探索實施護士的崗位管理。
(二)落實護理管理職能。根據《護士條例》和醫院的功能任務,建立完善的護理管理組織體系。護理部對護理工作質量和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并具備相應能力。
(三)合理調配護士人力。
1.護理部能夠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對全院護士進行合理配置和調配。護理部掌握全院護理崗位、護士分布情況。
2.科護士長、病房護士長可以在科室、病房層面根據工作量調配護士,體現已患者為中心。
3.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建立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保證應急需要和調配。
(四)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
1.根據護士工作量、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要素對護士進行綜合考評。
2.將考評結果與護士薪酬分配、晉升、評優等相結合。
3.護士的薪酬分配向臨床一線護理工作量大、風險較高、技術性強的崗位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三、臨床護理服務
(一)病房管理有序。
1.病房環境安靜、整潔、安全、有序。
2.不依賴患者家屬或家屬自聘護工護理患者,陪護率明顯下降。
(二)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
1.根據《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等文件要求,結合病房實際,細化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和服務項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實。
2.患者的護理級別與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三)護士配備合理。
1.依據護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置護士,病房實際床位數與護士數的比例應當≥1:0.4。每名責任護士平均負責患者數量不超過8個。
2.一級護理患者數量較多的病房,護士配置應當適當增加。
(四)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