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一位胃癌晚期的女患者,因癌細胞多發轉移,予以了手術、抗感染治療等辦法,也達到好的效果。
為了盡量減輕患者痛苦,2015年5月4日,這名女患者被收住該院腫瘤科,進行抗炎、平喘、營養支持等對癥姑息治療。當時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即便如此,該院腫瘤科72歲的劉主任也沒有放棄。然而,就因為自己泛濫的同情心,在本退休的年齡被患者家屬告上了法庭。
狀告劉主任的不是別人,正是患者的兒子。盡管當時他對醫生的治療表示完全理解,但他在母親過世后半年卻后悔了,因此一紙訴狀將劉主任告上了法庭。
原因,就是一支嗎啡惹的禍。
嗎啡,可以說是腫瘤晚期患者緩解疼痛和呼吸困難的常用藥物。
回顧病例:當時詹那名晚期癌癥患者病情危重,醫生向患者家屬交代了實情,隨時可能出現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家屬都表示理解,準備接其回家調養。由此可見,患者家屬基本不抱希望了。
可就在準備次日出院時,患者出現了異常情況,心率突然增加至200次/每分鐘,并且出現呼吸困難。患者病情出現變化,醫生首先只會想到救命,盡管這只是一個生命進入倒計時的腫瘤晚期病人。
經過各種常規治療已經無法抑制病人的呼吸困難。看到患者半坐著大口喘著氣、臉被憋得發紫,主治醫師決定減輕病人的痛苦:與患者家屬進行了交流,在患者家屬表示同意后,給其注入鹽酸嗎啡注射液10mg,用后呼吸困難明顯好轉,可以平臥入睡。
可以說,此次危情之后的患者,每多活一分鐘,都是醫護人員給的。醫生也只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進行搶救。
次日凌晨,患者又再次出現呼吸困難,又皮下注射嗎啡10mg,呼吸困難再次好轉。下午患者呼吸困難加重,皮下注射嗎啡注射液10mg無效,患者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然而,就是這一次“失敗的”搶救,讓劉主任以及他們科室站在了被告席上。
從醫療本身來講,大方面是沒問題的:當時患者的表現,首先考慮心衰。針對急性左心衰患者應用嗎啡首先可起到鎮定的作用,因為患者急性左心衰發作時,情緒較為焦慮、煩躁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繼而造成心力衰竭進一步惡化,病情不易控制。嗎啡的鎮定作用可緩解患者焦慮狀態,同時嗎啡還可擴張血管、減少回心血量,起到降低心臟前后負荷的作用。嗎啡還具有利尿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心力衰竭。
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嗎啡并沒有明顯的呼吸抑制作用。但在應用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其他鎮靜或鎮靜劑的協同呼吸抑制以及患者本身的身體機能狀態。
比如,當時患者反復應用大量的鎮痛藥物,加上肺功能本身可能由于胸腔積液、腫瘤轉移等導致的下降,任何鎮靜或鎮痛劑都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當時的情況,不能排除腫瘤晚期導致呼吸功能下降,進而導致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中樞麻痹的結果。這個時候,盡管鎮靜或者鎮痛可能對平喘有效,但可能加重這種二氧化碳潴留。一旦二氧化碳分壓高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直接使患者進入呼吸心跳驟停的狀態。而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呼吸機。也許,當時患者家屬正是抓住了這一點。
同情心絕不能戰勝了理智,凌駕于診療規范之上。在此,要提醒對同行:無論什么情景之下,一定要考慮能否全身而退。因為,只有自己安全了,你才有機會給更多的人看病。
來 源 | 麻醉MedicalGroup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