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領域反腐,陜西有新動作。
近日,陜西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陜西省醫療保障系統工作人員與管理服務對象交往行為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要求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辦法》規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前往管理服務對象開展調研或者參加由其舉辦(贊助)的會議、論壇、講座等活動。
醫保工作人員“紅線”公布十類行為列入負面清單
《辦法》明確,工作人員是指陜西省醫保系統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全部黨員干部職工等在編人員,以及返聘、借用和通過政府購買提供服務的人員。管理服務對象包括與醫保業務直接相關的參保群眾、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定點醫藥機構、相關專家等所有和醫保業務相關聯的法人、公民、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
其中,對正當行為進行了具體劃分。合規會議在按規定審批后,可正常開展,而因公產生的各類會議活動費用,在申報審批后也會按標準結清。
此外,醫保系統工作人員按規定報批后,也可正常參加管理服務對象所屬企業、商(協)會組織的培訓班、學習班、研討會等專業知識交流活動。簡言之,符合規定的政商交往行為都可以正常進行。
而負面行為集中在工作人員與管理服務對象之間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
明確了十項負面行為
《辦法》明確,醫療保障系統工作人員與管理服務對象交往,要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以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守底線、不碰紅線,不得有以下負面行為:
(一)服務人民的意識不強、態度不好、作風不實、工作不細,不能依紀依規及時有效解決群眾舉報、信訪、投訴、咨詢等問題。
(二)利用職權索賄受賄、吃拿卡要,違規接受宴請、收受禮品財物、轉嫁消費、請托說情,與管理服務對象串通騙取醫保基金。
(三)在執法檢查工作中搞選擇性執行,違規說情打招呼。對待管理服務對象親疏有別、區別對待,提供特殊照顧或損害合法權益。
(四)利用工作中獲得的內部信息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謀取不正當利益。泄露、擴散尚未公開事項或其它應當保密的內容,謀取不當利益,損害管理服務對象合法權益。
(五)利用職權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在管理服務對象之間從事有償中介。違規參股經營、兼職取酬,個人或者縱容、默許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其職權領域從事經營活動,或向管理服務對象為他人或本人、家屬及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六)未經批準,擅自前往管理服務對象開展調研或者參加由其舉辦(贊助)的會議、論壇、講座等活動。
(七)在交往活動中搞特權、耍大牌、當官老爺,向管理服務對象亂許諾、提不合理要求。
(八)漠視管理服務對象正當訴求、無視其困難,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庸懶散拖”,對管理服務對象執法簡單粗暴、搞“一刀切”,隨意設置和提高申請事項辦理條件和要求,違規指定中介服務機構,對管理服務對象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募捐以及沒有實質內容的調研、督導等干擾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九)向管理服務對象托辦個人事項、承攬企業業務,或者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買企業產品或服務。“新官不理舊賬”,因工作崗位調整等原因,擅自改變或不執行生效的各類合同、協議、決定等。
(十)其它損害親清政商關系、有損黨、國家和政府形象、政府工作人員作風形象的言論和行為。
加強工作人員“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
《辦法》要求,陜西省醫療保障系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部門)切實負起專門監督責任,協助各級黨委(黨組)開展對工作人員與管理服務對象交往行為的監督管理,將工作人員與管理服務對象交往行為情況作為述職述責述廉、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檢查考核、干部日常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
要加強工作人員“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娛樂圈。要加強與工作人員家屬特別是與其配偶的聯系溝通,教育引導和鼓勵家屬多關心、多過問工作人員的思想和生活情況,并通過約談、入戶走訪等方式,及時向家屬了解工作人員“八小時以外”表現情況。
《辦法》共提出10條“紅線”,對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和私下社交領域層層把關,,可見,醫療反腐已經觸及“深水區”,且呈現出越來越細化的趨勢。
緊盯關鍵崗位人員,醫保監管精細化
近段時間,有關醫保監管的文件密集發布。除了醫保系統外,針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也具體到了個人。
10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加強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簡稱《意見稿》)。
根據《意見稿》,將對定點醫藥機構的人員備案,每人都將對應一個編碼,并對違規行為記分管理,扣分情況直接與醫保服務開展掛鉤。
此前,福建針對欺詐騙保行為進行了處分升級。根據福建衛健委發布的《公立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惡意欺詐騙保行為處分建議表》,只要醫院一年內發生1起騙取金額在5000元以上不足10萬元的惡意欺詐騙保案件,科室負責人就有面臨記過處分的風險。如果發生2起10萬元以上或3起5000元以上不足10萬元的騙保案件,則甚至有可能被直接撤職。
今年7月,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智能化手段助力,醫保監管全新升級
監管系統智能化升級也是反腐顆粒度細化的重要砝碼。
9月13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入推進醫療保障基金智能審核和監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公布了兩個重要時間點。
在智能化手段的助力下,醫保監管將跨越到全新維度。今年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到,醫療保障智能監控或者大數據篩查提示醫療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可啟動飛行檢查。
今年8月,2023年度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正式開始。今年的國家飛檢將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聚焦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康復3個群眾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領域。
根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目前,已先后赴貴州、陜西、四川、新疆、上海等15個省區市開展飛檢工作。不少省份也參照國家模式開展了省級飛行檢查,今年上半年省級飛檢已覆蓋84個地市的488家定點醫療機構、30家醫保經辦機構,處理違法違規機構298家,追回醫保相關資金2.1億元。
10月9日,2023年度國家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河北省啟動會在唐山市召開。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清輝出席會議,作動員講話,并帶隊在當地調研醫保基金監管工作。
各項重磅接踵而至,在精細化和智能化的監管模式下,未來的醫療環境將呈現出全新態勢。
來 源 | 華醫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