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患者如何被宰的?
賣高價“壟斷藥” 病人在民營醫院多花一倍錢
一些民營醫院要給病人治病,還得給那些推薦病患的醫生回扣,那么他們的利潤空間又是從哪來的?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一般民營醫院在給患者治療某種疾病時,往往會有自己的特種藥物,而且這種藥物在這個城市只有這一家醫院有。“你比如說這種治療腎炎、尿閉、尿道結石的‘××××片’等幾種藥,在藥店你是買不到的,只有在他們家(民營醫院)你才能買到。因為是一家壟斷,所以像這類藥品一般價格都很高。”知情者向記者透露說,類似這些壟斷藥被賣出高價后,患者壓根就打聽不到價格。在常州市區的幾家藥店,記者試圖尋找這幾種藥物,藥店工作人員均表示沒有這種藥物消瘦。
據了解,黑心醫生將病患“推薦”給民營醫院后,支付其高額的回扣顯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從患者的醫院收費清單上,“業內人”是最清楚其中的奧妙之處和貓膩的了。在李醫生給記者提供的多份(民營醫院)患者門診收費清單上,以膽結石這一小病種為例,體外沖擊波碎石費就要600元/次,加之包括西藥、中成藥等“獨家秘藥”的費用,每位患者來這家民營醫院治療,基本上都是要承擔1400元左右的醫療費。李醫生告訴記者,“我接診過的一個莊姓患者,他曾經到一家民營醫院去治療過,一次收費一千多元,先后去了幾次也沒有看好他的病。后來他來到我這里,并把當時的收費清單帶過來,我發現單子上就有這樣的問題,事實上,醫院讓患者花了很多冤枉錢。”
記者隨后在常州城南另外一家民營醫院調查也發現,當日上午來這家醫院就診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常州的鄉鎮醫院介紹過來的。而在該院體外碎石科值班的兩名醫生中,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現在是中午,上午已經治療好幾撥病人了。”當記者以朋友要碎石為由詢問病人治療一個療程的情況時,另外一名女醫生則表示,基本上都要1000多塊錢,一次治療時間為30分鐘。不過,記者隨后向常州一家公立醫院詢問得知,一般體外碎石700多元一次就夠了,而且不需要掛點滴。
檢查花冤枉錢 “推薦”來的病人被迫重復檢查
在常州市內一家頗有名氣的民營醫院,記者昨天上午九點鐘趕到這家醫院時,發現這里大門內冷冷清清,除了一兩個取藥的患者,剩下的都是醫護人員。在體外碎石科,一男一女兩位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詢問記者有什么事。當其中一名女醫生聽到記者所說鄉鎮醫院名稱時,疑惑地問:“這家醫院我們了解的,他們沒有體外碎石設備!”
在該院內,記者遇到了一對老夫妻,他們抱著兩三歲大的小男孩來到大廳詢問體外碎石科方向。隨后記者跟著他們再次來到了體外碎石科,記者以鄉下朋友正趕過來治療為由,在科室候診處與老夫妻攀談起來。在談話中記者了解到,這對老夫妻來自安徽農村,男的姓岳有腎結石,之前在常州某人民醫院檢查過,做彩超B超還有一些藥,總共花了400多元。后來被醫生推薦到現在的這家醫院。結果兩分鐘不到,醫生就讓岳大爺出來了。“之前的檢查都沒用,醫生要我多喝點水,在這里再重新檢查一次。”岳大爺嘴里嘟囔著:“明明彩超都做過了,現在還要做,又要花錢。”
就在記者與岳大嬸談話期間,又有一家三口模樣的人走進了科室,其中這家男主人手按壓在身體腎的部位,明顯是生病了。記者聽著這家人與醫生的交流得知,他們也是從鄉鎮醫院被醫生推薦才來這家民營醫院的。“醫生,我這里都有檢查結果,只需要做碎石手術,能不能不做檢查?”“不行,到我們這必須得重新檢查。”在記者還想繼續詢問為什么不承認之前醫院檢查結果時,那位女醫生以閑雜人等到大廳等候為由,將記者攆出體外碎石科辦公室。
權威聲音
省衛生廳曾發文禁止醫生“推薦”病人
據了解,類似的情況其實在常州的周邊城市也有發生,為此,個別城市的公立醫院曾經向省衛生廳反應過此事,“省衛生廳為此還特意下發過一份文件,禁止這種行為的發生和出現,這才遏止住了這股不良風潮。”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大醫院現在對“推薦”病人抓得比較嚴,極少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記者隨后對常州市區幾家公立醫院的采訪中,一家醫院的副院長坦言,記者反應的情況的確存在。
記者也分別采訪了常州市衛生局相關人士。常州市衛生局醫政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衛生局并沒有規定下級醫療機構一定要將自己無法診治的病人送到上級醫院診治,“具體要看他們之間有沒有簽訂雙向救治的協議,如果沒有簽訂這個協議,那么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做決定”。該局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病人就醫時如果出現就診醫院醫療設備跟不上等情況,可以自行選擇上一級醫院。記者又問:“醫生是否有權推薦病人去哪家醫院時?”該工作人員立即答復說:“不要聽醫生建議,聽他們意見干嘛!”
記者昨天還從相關途徑了解到,目前針對“推薦病人的行為”還沒有明確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