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麻醉科主任王增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透露,我國自體輸血的應用率很低,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
王增春說,雖然衛計委早已提出了要提高自體輸血的比例,但是目前狀況并不理想。發達國家的自體輸血比率可以達到40%到50%,甚至有的國家可以達到80%到90%,而我國目前只維持在1%的水平上。
此外,在國內不同醫療水平的地區,自體輸血的應用差異更大。王增春說,在一些大的城市、大的醫院,自體輸血比率會高一些。在基層的一些醫院,自體輸血率會非常低,甚至沒有自體血回收。而且,這種情況應該說是比較普遍的。目前我國整體自體輸血應用率依然非常低。
王增春認為,自體輸血之所以在臨床使用的不是很普遍,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宣傳力度不夠。不僅老百姓不了解自體輸血,相當一部分醫務人員,也不了解自體輸血。這使自體輸血的開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患者方面,很多人認為自體輸血費用非常高。他們寧愿輸異體血,也不愿意輸自體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體血回收的應用。
此外,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不高,也是推廣的阻力之一。獎懲機制不明確,無論對醫院還是對醫生都缺乏必要的獎勵與懲罰措施,“輸血不輸血無關緊要”。例如,貯存式的自體輸血,提前采血的工作,也是完全免費的,醫務人員都是默默地在進行這項工作,并沒有相應的績效考核或獎勵機制。這種情況也限制了醫務人員做自體輸血的積極性。(記者 趙敬菡)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