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要求今年全國三甲醫院全面推進優質護理
擦身、洗頭、剪指甲、喂飯……每天下午,是醫院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護士們最忙碌的時間。以往,這些活兒是護工或者病人家屬們做的,但自從推行了“無陪護病房”以來,給病人擦身、喂飯也成了護士們的“分內事”。
據了解,按照衛計委近日***的《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要求,2011年所有三甲醫院必須全面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之一就是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全程、全面負責,包括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為何取消護工?
護工不專業且管理混亂,存安全隱患
市民周**的母親近日忽然急性腦梗塞住院,為了找個護工照料母親,周**急死了。她告訴記者,在社會上請的護工畢竟是陌生人,完全不知道對方底細,很不放心。而且護工也不是學醫的,操作上肯定沒有護士專業。“年底病床很緊張,護士根本忙不過來,家屬請護工也是無奈之舉。”
醫院護理部主任劉立捷接受采訪時說,醫院并不提倡患者家屬到社會上找護工來陪護,但這是家屬自愿行為,醫院無法干涉。劉立捷說,很多護工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無法為病人提供服務,甚至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有時護工還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患者家屬對所請的護工其實并不了解底細,容易有安全隱患。此外,護工隊伍缺乏嚴格監管,雖然大部分護工由公司組織起來培訓并管理,但仍有不少“黑護工”, 不規范不專業,流動性大,質量無法保證。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