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電視劇《大宅門》一家行醫,懸壺濟世,讓觀眾感慨萬千。
當今,一篇網帖在樂山當地連日來引發關注。在四川樂山出現的新《大宅門》,引發的是爭議。據報道:丈夫是院長,妻子是會計,18人鄉鎮衛生院,院長一大家就占了8人。記者調查發現,網帖所指醫院位于夾江縣新場鎮,該院人員結構與帖子所述一致。
網帖名為《“馬家軍”占領衛生院》,說公立醫院一家人占四成,這是怎么回事。
于2月中旬出現在樂山當地網絡社區。帖子中稱,“該衛生院為一家公立醫院。2007年,馬德勛擔任院長一職。2011年4月,馬德勛退休,其子馬正剛順利接班,擔任院長職務。全院有正式和臨時工18人,馬正剛及妻子一家,就占了8人”。前院長馬德勛承認,該院人員構成中,除他與兒子馬正剛之外,馬正剛妻子余某為會計、馬正剛表妹肖某為護士、馬正剛姨媽為后勤人員、馬正剛岳父為醫生、馬妻表弟張某為醫生、張妻車某在藥房工作。
作為衛生院的上級監管部門衛生局認為,“我們進行了調查。是兩個醫生世家聯姻所致的歷史原因。馬正剛任院長,并非外界說的接班,而是經過了相關組織程序。符合規定但結構會發生改變”。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一家人在一個單位的不乏有之,并算不上什么事情,更用不著大驚小怪的。說白了就是這一家人在一個單位的地位過于招眼了,假如都是普通的醫生或職員,也就不會有什么驚天大浪了。
那么不關心他們是否是一家,是否一家都在醫院里工作,那我們關心什么。最關心的應該是他們的是否名符其實。當醫生有醫生的資格,做會計有會計的能力,他們是否勝任各自所處在的崗位。大宅門里的兒子都是醫生,還有在太醫院供職的,獨有不懂醫術的白文氏還是當家的。他們依舊在白文氏的領導下懸壺濟世,醫救百姓。馬家軍也好,劉家軍也罷,只要名符其實能治病,救治百姓,一家行醫又何妨?一家人行醫就不行?
醫生以懸壺濟世解人們于病痛之中,要的是高超的醫術手段和一顆醫者父母心,再就是醫療管理部門的考核認證的資格證書,那就齊活。至于誰看病,找誰看病,那就要以他們技術和患者的意志為轉移。
但是,作為公立醫院一家人全待在里面是有點礙眼,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就像樂山衛生局說的那樣,把結構調整一下就OK了。作為局外的觀眾,我們有監督的權力,但沒有誹謗的資格。說一說,議一議是可以的,過度的熱炒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