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48歲的男性,因為雙側足踝部腫痛主動要求住院。有糖尿病,自己吃點藥物,但是根本也不注意飲食,一頓飯吃3-4兩是常態,其實他是保安,沒有什么重體力勞動,所以當我們讓他限制飲食少吃飯時,他非常不情愿,這,更是反映出,普通老百姓,對于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方面的知識和重要性知之甚少。
入院后的常規檢查,顯示了他的肝功不好。作為醫生,我們當然要查明原因。于是再次給他溝通,需要查肝炎病毒篩查,因為入院時在問既往病史時,他只說有糖尿病,沒有其他疾病,也沒有什么飲酒史,問他肝炎病史有沒有時,他很干脆的說沒有。
肝功結果出來后,是下午,把他叫到辦公室,和他交待要再次抽血看是不是有乙肝或者其他肝炎,他竟然很干脆的說:不用查了,我從小就有。我同事問他:為什么你不早說,我們曾經問過你的!他理直氣壯的說,這還是病?我們全家都有,我不查了。因為肝功異常,給他停了影響肝功的糖尿病藥物,讓他限制飲食,并且和他溝通,現在這種情況,雖然關節疼,但是一些止痛藥物是不能用的。糖尿病飲食控制如果效果不好的,可能需要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現在的靜滴藥物主要是保肝的,最好查乙肝病毒**的指標,看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給他說了能有10分鐘,他雙眼瞪著你,來了一句:我是來治腳疼腳腫的,你們凈整些沒用的。
作為醫生,我們氣結。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解釋,解釋,再解釋。
他的關節腫痛經過檢查,基本排除了痛風、類風濕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常見的疾病,我們考慮他是骨性關節炎,給他加了營養關節之類的藥物。在院中休息的這幾天,他的關節基本消腫,壓痛也減輕了。下午我巡視病房時,問他:這幾天你怎么樣了,覺得好點兒了嗎?
他住4床,靠窗戶,當時3床病人不在,旁邊已經沒有別人,他雙眼瞪你,問:你問誰?
我也是醉了,內心小宇宙簡直要爆發,壓住火,平靜的說:問你啊。
“我以為你問3床。”
“3床在嗎?”這是我說出來的,沒說出來的是:“他床上有人?你覺得我在問一張空床怎么樣了?”
“不好,你們也沒給我治腳啊。”
“我看著消腫了,慢慢來吧。”
我簡直是逃一樣離開了他的病房。我怕再和他交流下去自己崩潰啊。
第二天我查房,翻看他的血糖譜,發現經過飲食控制,他的血糖并不好,問他早晨吃的什么飯,還是偏多,于是再給他強調飲食的重要性,他說:我血糖這么高你們也不管我,老盯著我吃飯,你們這是什么醫院!
我忍耐解釋再忍耐再解釋。并且告知他需要加胰島素了。根據他目前的情況,需要加長效胰島素,誘發低血糖機會少,但費用偏貴,常規的那些,費用一般,但可能誘發他低血糖,
他說:開我爸的名好嗎?他都報銷。
“是你在住院,不是你爸,開他的名字不管用!”
然后,告知他飯前半小時通知護士給他打胰島素,他問:5分鐘行不行?10分鐘行不行?
很干脆的告訴他,不行。
天啊,我的這個病人為什么這么極品,我的耐心就快到極限了。
然而,每當我要發怒時,我又總是覺得,這都是些普通老百姓,整天為生計東奔西跑,拿自己的血汗錢來治病,只想花費最少錢治好病再去干活。在醫學科普極端缺乏的情況下,他們平常能接受到的所謂“科普”多是電視廣播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和藥物消瘦,他們并不清楚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哪些,更不會知道,我們醫生在治療中的諸多顧忌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