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醫學院校大規模擴招導致的師資、設備等教學資源短缺,不少學生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嚴重不足。這樣培養出來的臨床醫生在臨床診斷時常存在過度依賴儀器的傾向,強化“三基”培訓勢在必行。
武漢同濟醫院診斷學教研室主任汪道文教授20日在此間召開的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診斷學教學改革研討會議上說,擴招后,醫學資源不能滿足需求,原本應按小組進行的技能訓練、病例討論都改成了大課教學;實踐課程也普遍壓縮,技能訓練普遍減少。
汪道文說,如果“三基”不扎實,即使窮盡臨床所有檢查手段,也不見得能把病人的病查清楚。過度依賴檢查不僅加重公眾看病負擔,也惡化醫患關系。一名熟練掌握診斷學技能方法的醫生經過認真問診和體格檢查,便能夠對大多數病情做出初步判斷,進一步檢查后就能做到“診斷清楚、診療恰當有用”。
汪道文說,從病史入手的“問診水平”是體現病醫生水平高低的試金石,也是醫生診斷水平高低的第一“奧秘”,而這都是以醫生扎實的“三基”作基礎的。
診斷學是醫學從基礎到臨床的“橋梁學科”。只有經過規范嚴謹的診斷學技能培訓,才能提高對疾病的診斷正確率。教育部臨床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遲寶榮教授說,有關方面已意識到這方面問題,今后要進一步加強臨床實踐教學工作,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強化醫生職業素質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