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信|多培養些好的全科醫生
2017-02-21 18:32
閱讀:1297
來源:中國醫師協會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感謝信|多培養些好的全科醫生
感 謝 信
我叫於黎紅,今年66歲,來自杭州凱旋街道景芳社區。
我是老“凱旋”人,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我是親眼看著社區中心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我最有發言權。說實話,以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方小,設備條件差,醫務力量也弱。后來這幾年改建,變化特別大,現在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科室很齊全,設備也越來越多了。醫生和護士都很敬業,總是微笑著回答我們的問題和要求,態度到位。
我是蔡醫生的忠實風濕,她是我的簽約醫生,我們認識10年了,也有感情了,跟自己的女兒一樣。你們現在看到我很精神,實際上我開刀兩次,還有高血壓、早博,腎炎、胃病、骨質疏松等等,蔡醫生不光是有病看病,也對我平時的日常保健、疾病預防精心關照。社區看病方便,跟蔡醫生提前約好,我自助掛個號,提前幾分鐘來就行了,免去了掛號排隊,付錢排隊,直接刷市民卡就能拿藥。像抽血、生化檢查后,也不用去化驗室,直接在門口機器上刷一下就能打印出來,手機上也能看到結果。
原來我經常去大醫院看病,現在我在家門口就可以了,上次我還用“云診室”看了一次專家,很方便,專家就在面前,不用去邵逸夫醫院排隊。有時候社區沒有的藥,要去邵逸夫醫院配藥,蔡醫生就給我掛好號,我提前10分鐘,踩著點到醫院就可以了。
蔡醫生就是太忙了,經常要出去學習。上次還去邵逸夫醫院培訓了1年,回來后明顯水平提高了。我們看病更放心了。
原來只有我一個人跟蔡醫生簽約,現在握拳家都在蔡醫生處簽約了,我有高血壓,蔡醫生給我們建了一個微信群,有問題直接就能發她了,她不管多忙,總是第一時間答復我,并問寒問暖,比自己的兒子都關心我。
我有個鄰居**妹68歲了,他媽媽93歲,十多年前中風一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吃飯靠胃管往里打。他們家是老小區又住在7樓,平時多辛苦不說,最難的是一個月要去醫院換胃管一次,后來我跟他講,去社區找找蔡醫生,蔡醫生馬上就跟領導申請,按照居家醫療服務,每個月由他們社區護士上門換胃管。老郭家非常感動,為此自己登了都市快報以表示感謝之心。
看到老郭家的事情解決了,我很感慨,我們都是一個孩子,要是哪一天我們也走不動了怎么辦?上門醫療服務行業對這方面說得很籠統,沒有具體規定哪些可以上門,哪些不能,有問題怎么解決?對醫護人員出診勞動價值的認定偏低,現在社區衛生院全科醫生太少了,像蔡醫生他們太忙太累,碰到忙的時候要出門服務就安排不過來了。以后社區看病的人會更多,醫生更緊缺怎么辦?
現在政策這么好,希望能多***更好的政策,多培養些好的全科醫生,醫保政策再完善一點,讓我們能夠更安心地在我們社區中心看病。最后感謝黨,感謝**,謝謝我們的凱旋街道社區衛生中心,謝謝蔡醫生!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