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深思!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10起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在通報中,中紀委明確要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是中紀委首次集中通報相關問題,給有關部門帶來了有力的震懾。
在這10起通報中,浙江省平湖市醫保局在提高醫保電子憑證結算率工作中方式方法簡單化,導致醫療機構虛增門診科室、虛假刷單問題,引發醫療圈高度熱議和關注。
據通報:2022年6月,浙江平湖市為了加快推進醫保電子憑證使用工作,該地醫保局要求轄區的醫療機構醫保電子憑證平均結算率到9月份達40%。達不到目標的以延緩,暫緩撥付當月醫保基金,暫緩簽訂下一年度定點服務協議。
為此,平湖市醫保局負責人受到組織處理。中央紀委認為:該局工作中不能結合實際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指導督促,導致各基層醫療機構通過虛增門診科室、虛假刷單等方式提高電子憑證平均結算率。
通報發出后,有網友認為,這只是一個潛沉水底已久,剛剛被浮出水面的事情。也有網友認為,這不僅僅是電子憑證的事,還有不少。
網友此言非虛。
醫保電子憑證的存在,相當于參保人員辦理的醫保線上業務的身份憑證,是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的重要組成成分。全面推廣醫保電子憑證,有利于實時了解參保情況的同時,還能精細化打擊騙保行為,為此各地醫保局對電子醫保的實施和落實都高度重視,還將其納入了相關的考核評估。也正是這樣,才出現了浙江平湖醫保局的這種荒唐行為。
雖然暫時被通報的只有這么一家,但可以肯定這樣的事不僅這么一例。希望這次的通報,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科學、精準管理,不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醫保的相關規定,除了電子憑證之外,單病種付費也飽受詬病。
一熟悉的醫生和小編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現在治病,治還是不治是一個難題。
何出此言?
作為重癥醫學科醫生的他,對于DRG按單病種付費很是頭疼,因為重癥醫學科收治的病人往往病情嚴重其復雜。
就拿最常見的老年肺炎患者來舉例,這些患者往往不僅只有肺炎,可能還合并呼吸衰竭,還有基礎性的心臟、肝臟、腎臟疾病,另外還可能合并低蛋白血癥、貧血、電解質紊亂等等。
但DRG/DIP要求只按主要診斷的病種付費,其余的疾病治還是不治呢?治,科室要虧,醫生要被扣錢,不治不利于患者康復。
一位天津的醫生更是直言,單病種付費不可否認其尤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應該按照實際情況來實施而不是直接一刀切,有時候感覺這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是為難醫生,也為難患者。
該醫生表示,他曾遇到一位有心臟病的老年患者同時還得了胃腸道腫瘤。治療的過程中,單單是胃腸道腫瘤這一個病就可能超出了DRG額度,要想同時治療兩種疾病,超額會更大。于是很多醫院都將其拒診了,實在沒辦法,這位老人托人找了關系,最終以自費的形式住進了該醫生所在的醫院。
相信各位同行,對上述兩位醫生的經歷都感同身受,但又無可奈何。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問題終于被看見,中央紀委終于劍指醫保工作方式問題。
在這里,小編希望中紀委打響這一槍后,能夠促進醫保和醫院之間的關系找到一個平衡點,醫保局完成工作的同時,也給醫院一個冗余空間讓大家松口氣,說不定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結果。
醫保事關民生,我們嚴防死守的同時,一定要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實施新政策時,能夠給醫院和臨床醫生一個申訴的機會,集思廣益,一起做到更好。
如果對醫院和醫生的利益不管不顧,只是機械的完成任務,最后倒霉的還是人民群眾,畢竟誰能保證自己不會生病,不會進醫院呢。
我們常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共勉!
來 源 | 愛愛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