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什么神圣?
2017-03-20 20:48
閱讀:6531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關于醫生職業,一直是公眾討論的焦點話題。有人說:醫生是神圣的職業,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是醫生神圣的體現。也有人說:醫生也是普通人,不應該用過高的道德標準綁架醫生。在充滿價值觀和人文智慧的討論中,社會究竟該不該弘揚醫生職業的神圣?什么樣的醫生才是“人民好醫生”?
關于醫生職業,一直是公眾討論的焦點話題。有人說:醫生是神圣的職業,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是醫生神圣的體現。也有人說:醫生也是普通人,不應該用過高的道德標準綁架醫生。在充滿價值觀和人文智慧的討論中,社會究竟該不該弘揚醫生職業的神圣?什么樣的醫生才是“人民好醫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在一場媒體主辦的“人民好醫生”專場論壇上給出了他的答案。
顧晉院長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醫療技術水平差距也在逐漸縮小,“好醫生”的概念已不單是指對醫生醫療技術的評價,人文精神的評價在“好醫生”評價中已占據重要地位。
他指出,在同等醫術的情況下,老百姓更認可熱情親切的醫生。患者除了看身體上的疾病外,還有一些因病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精神壓力需要醫生開導和安撫。
因此,顧晉強調,好醫生的口碑不是醫生自己認為的,而是由病人的評價而定,病人有自己的衡量標準。
顧晉同時呼吁,在提高醫生薪資待遇的制度方面,要有一個標準,這樣才能激勵醫生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作為醫生同時又是醫院的管理者,顧院長的一席話雖然語言簡練,但卻恰恰點中了問題的要害,即,醫生的神圣不僅是有技術的支撐,更需要“仁愛”的心,而成就這一神圣的核心則是社會對醫生的制度安排。
在過去的許多年里,中國的市場化步伐已經無處不在。我們甚至突破了醫生的“仁愛”之心是不可以被市場化所裹挾的基本底線。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袁鐘曾指出:什么叫醫療?醫療起源一個同情心,人貴在有同情心。他呼吁:我們在當醫生、院長、干部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千萬不能讓我們的醫生去犧牲善良才能獲得正當權益。他本來該有一萬塊錢的工資卻只給他發兩千,另外八千塊錢讓他自己去賺,這是邪惡的!
醫生是個無法不神圣的職業。因為,我們把所有隱私告訴醫生,把衣服**了讓醫生檢查,把所有痛苦告訴醫生,甚至把生命都交給醫生,醫生怎么可以不“神圣”?而神圣的源泉恰恰不是技術而是“愛”。因為愛才有了醫療和醫院,如果把愛的精神泯滅了,醫療就淪落成了*。仁愛、尊嚴和神圣已無從何談起!
然而,靠醫生個人永遠無法成就一個職業“神圣”,只有社會對醫生的制度安排才可以讓醫生職業回歸其神圣的本源。或許這也應該是我們醫改的初衷吧!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