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烏爾姆大學醫院19日宣布,該院成功為一名孕婦實施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母嬰平安。
接受手術的古德龍·泰爾現年30歲。她在懷孕20周后出現呼吸短促、精疲力竭、發燒等癥狀。經檢查,泰爾的心臟瓣膜發生感染急需手術。這一狀況令醫生倍感棘手:一方面,子宮內的胎兒尚未發育完全,一旦脫離子宮則無法存活;另一方面,泰爾的病情又讓手術無法長時間拖延。
烏爾姆大學醫院心血管內、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各科專家會診后決定,待孕婦妊娠24周后再實施手術。這樣,如果手術過程中出現需要剖宮的緊急情況,超過24周的嬰兒存活率較高。
手術最終在今年5月30日,即泰爾妊娠第25周時實施。這場手術的難度在于,置換心臟瓣膜時需要心臟保持靜止狀態,患者必須借助人工心肺機維持血液循環,但準確調節血流并不容易,一旦子宮供血出現問題就可能危及胎兒生命。
慶幸的是手術一切順利,泰爾成功安裝了一片心臟生物瓣膜,并于今年8月26日順利生下一名重3200克的健康女嬰。醫生說,這次瓣膜置換手術不會影響她今后繼續生育。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