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豐富的Angel Borja教授告訴你哪些是必要的而哪些是應該避免的!如果您正在準備撰寫論文并想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那么這篇文章非常值得您參考并收藏!
在準備初稿時建議完成四個步驟,我是按照以下的程序進行的:
1. 花幾天或者幾個星期的時間提前思考你想要匯報的主題;2. 制作圖表;
3. 隨后盡快地寫作,就像自言自語一樣。暫時忽略拼寫、語法、格式、復雜的用詞等問題,先將內容完成;4. 當全部文章已寫完,再開始進行修改和重寫的工作。
不要與合著者分工寫作。建議先自己完成一份初稿,然后由合著者進行修繕和添加。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保證文章內容的一致性。請每位評閱人記錄他們的變化。
打磨你的文稿
使用流利的英語
對非英語母語的人來說有一些不幸,但英語的使用確實是一項重要的問題。如果由于語言問題而使審稿人無法理解你工作內容中的科學問題,那這篇論文被接收的可能性就會大大的降低。
至少你需要在展示你的高質量研究工作時從你能力范圍內盡力地將英語使用恰當。提交論文前請一位有熟練寫作經驗的人或者英語流利的人幫助檢查一遍你的文稿。現在,大多數的出版商都會提供有償的英語修改潤色服務,費用在每篇文章250歐元(285美元)左右(例如,愛思唯爾公司就提供了此**語編輯服務)。
你必須不能讓你的讀者在閱讀時花費時間猜測你想表達什么。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位編輯對此的抱怨:
這篇文章簡直打破了我忍耐上限。我拒絕再去浪費時間試圖去理解這個作者到底想說什么。除此之外,我真心想給他們發個消息告訴他們不要把垃圾交給我們然后期待我們去幫他們修理好。我的首要原則就是,如果這篇文章的摘要里出現6個以上的語法錯誤,那我就不會再去浪費時間仔細看這篇文章了。
寫作時要注意清晰、客觀、準確、簡潔。用合邏輯而且可理解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你可以在其他的一些工作中鍛煉英文的讀寫以提升自己的英文技能,如,在撰寫實驗記錄時可以使用英語完成,平時也可以多閱讀英文的文獻。
盡量避免這些常見的問題:
句子之間沒有邏輯聯系
句子混亂缺乏理解性,例(The Annex IV of the MSFD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GES to be applied by MS)語法錯誤
拼寫錯誤和打印錯誤
簡化你的語言
初稿:“Numerous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those by Miller (1995) and Smith (1998), have shown that low salinities enhance oyster recruitment.”
建議修改:“Low salinities enhance oyster recruitment (Miller, 1995; Smith 1998)。”
盡量避免長句
推薦使用能直接表達意義的短句!
長的句子并不會使你的文章內容看上去顯得更專業,相反,這樣只會使讀者更費力。
當前,科技論文里的句子的平均長度約為12——17個單詞每句。
有一個說法叫我們每次呼吸的時間能讀一個句子。所以過長的句子會憋死讀者。
有一些語言(如西班牙語)傾向于使用長而復雜的句式,而這些內容可以在英語中用更少的字數來表達出。所以當用英語進行寫作時,你需要注意改變你的寫作風格。每個句子里表達一個意思或者主題就足夠了。避免在一句話中出現多個結論。在幾年前我寫了如下的文章,當時我對自己的內容了如指掌,但我在一句話里用了78個單詞。因此可能除了我,誰也無法讀懂它。例:
… Conversely, applying M-AMBI the explained variability reaches until 43.4%, for linear regression, and 53.8% for logarithmic regression, and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whilst the low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in the oligohaline area (6%), being the mismatch in the comparison of both methods in terms of degraded-undegraded equivalences was of 16.4% of the cases in M-AMBI, and 12.7% in B-IBI, with a high spatial level of agreement.
在審稿人給了我意見請我把句子縮短后,我將以上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如下:
… Conversely, applying M-AMBI the explained variability reaches until 43.4%, for linear regression, and 53.8% for logarithmic regression.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In turn, the low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in the oligohaline area (6%)。 The mismatch in the comparison of both methods in terms of degraded-undegraded equivalences was of 16.4% of the cases in M-AMBI, and 12.7% in B-IBI, with a high spatial level of agreement.
長句子會帶來一些麻煩:
被動語態的使用,例(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had been many …“ instead of ”Researchers found that many …)。
句子結構混亂,使用錯誤的連接詞和懸垂修飾語,例(e.g., “because …, so …”; “Although …, but …”; “considering …, it is …”)。 For example, avoid this kind of sentence: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because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lthough it was …” It is better to say: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This is related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lthough it was…)。
在一句話中過度地使用從句,例(It has already been found that when salinity increases to the mouth of an estuary there would be higher benthic richness, which can result also in higher diversity, while in low salinity areas benthic richness tends to be low …)。
在一句話中用”and“將不同主語的句子連接在一起,例(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grain size of sediments in coastal areas and discusses the grain size and the coastal sedimentation based on grain size …)。
避免冗長:
過度使用連接詞或短語,如”However“ 、”In addition“、 ”Moreover“等,應盡量減少它們的出現。
使用無意義的短語。一位評委曾建議,永遠不要再文章中寫”and references therein“,任何一個有智商的讀者都會知道從文章中的參考文獻部分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也不要寫”In present paper“,因為這篇文章中的東西本來就不會出現在另一篇文章里!你在結論里寫道”In this paper, we have prepared……“,這就是扯淡,因為你的研究工作時在實驗室里進行的!
重復性的詞語。例如”schematic diagram“、 ”research work“等。最好將這些有相似意義的詞語拆開單獨使用,例如”this scheme,“ ”that diagram,“ ”the research was …,“ ”the work done was …“等。
其他的寫作禁忌:
不及物動詞的被動語態。只有及物動詞可以使用被動語態,不能使用”are happened“或者 ”was went“這樣的說法。
在描述復數的主語時使用了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式。例如:將”the concentrations show that …“寫成了”the concentrations shows that …“.
在主句中的主語不是行為者時使用了懸垂修飾語。例如:”To improve the results, the experiment was done again.“這里experiment不能夠自己進行improve,所以正確的寫法應為”We did the experiment again to improve the results.“不要使用口語中的縮寫。例如”it's“ 、”weren't“ 、”hasn't“等。
不要用數字開始一句話的描述。例如”5 mg of sediment were **ysed …“應寫為”Sediment (5 mg) was **ysed …“單個數字應用英文拼寫出,多于兩位數的數字應使用**數字表示。例如”four samples“ 、 ”25 samples“,在一句話里出現多個數字,且位數不同時,所有的數字均應使用**數字表示。如Of the 21 samples, 1 was muddy, 6 gravel, and 14 sandy.
讓審稿人的生活更輕松些……
保證正篇文章的排版風格一致。包括字體(通常為Times New Roman)、字號、圖表的大小和注釋等。建議使用雙行間距,12號字體,這樣能讓審稿人在修訂時更加方便。另外頁邊距留出3 cm也是必要的。
標出頁碼!這項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幫助審稿人更容易給你指出你需要修改的內容的位置。
標出文字的行數。同上。
注意縮略語的書寫。在本文的摘要和正文第一次使用到該詞時都應進行說明(包括在圖注和表注中)。有一些期刊會拒絕在摘要中寫出縮略語。因此在投期刊前應仔細閱讀該雜志的作者須知,注意他們對縮略語使用的要求。
文稿的長度
同樣,這也是需要在作者須知中參考的重要信息。一篇合理的文稿應在25——40頁間,包括了雙行間距,并且只包含了必需的數據。以下是一些大體的指導策略:
題目:在包含足夠信息的情況下盡量短小。
摘要:1段(<250個詞)。
前言:1.5——2頁。
方法:2——3頁。
結果:6——8頁。
討論:4——6頁。
結論:1段。
圖:6——8個(每頁1個)。
表格:1——3個(每頁1個)。
參考文獻:20——50篇(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