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首先陳述一下我的身份。我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一名2014級的專業型研究生,寫這封信的目的,是想就研究生規培的政策進行詢問。
此前一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同級研究生就這個問題已經寫過一篇文章,并在朋友圈里互相轉載,引起我們對這件事的高度關注。之所以關注,是因為我們就在其中。但時隔2個多月,仍未見衛計委門的明確回復和實際解決方案的***。今天,我想就這個問題再次談談我個人的觀點,其中若是文辭、語句出現錯誤,還望您的諒解(好久沒寫成篇的東西了),只希望您能從此文中讀出我們的心聲。
先說說政策。去年年底,一部名為《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的文件在醫療界引起了熱議?!兑庖姟分兄赋觯?ldquo;2015年起,新招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其臨床實踐訓練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要求一致。實現招生與招錄、培養過程與培訓過程、學歷學位授予與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發放相結合,確保合格的畢業生可獲得《執業醫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究生***》和《碩士***》4證。”這是政策的原文及解讀,我又轉載在這里。
那么,我們2014級醫學研究生的問題來了:
政策中指明的“2015年起”,很明顯不包括我們——2014級研究生(當然,除了第一批64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的研究生外)。這個政策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從今年起,我們的師弟師妹們一旦進入研究生階段,就比我們多了一重身份——規培生。而我們要想擁有這個身份還需要等待——等待研究生三年時間的結束;等待2017年時對有限的規培名額的競爭。
《意見》及之后的答記者問等似乎都把我們這批人忽略了……我們懷揣著早日當上一名合格醫生的夢想,花費了同樣的本科時間,經歷了同樣艱辛的考研過程,考取了同樣的醫學院校,卻因為沒趕上好政策而成為被時間捉弄的一批人。政策的改變,讓2015級的研究生瞬間比我們有極大的優勢:入學比我們晚卻能提前拿到規培證;畢業比我們晚1年卻能夠比我們提前2年進醫院當醫生;我們是“5+3+3”,他們是“5+3”,僅僅因為我們早考上了一年學就要多付出3年;我們畢業前還需要參加規培考試,其激烈程度絲毫不遜色于考研的競爭,而結果是部分人考上了規培生,取得了規培的資格,但剩下的呢?他們將何去何從?一旦畢業又有誰去管?辛苦讀下來的醫學研究生結果卻進不了醫院!而2015級的研究生則不需要考慮三年后,因為在現有政策下,他們絕大多數只要順利畢業,就可以進入醫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就業難的大環境下,2014級“3年研究生+3年規培”與2015級之后的“3年二合一”相比,其中的不平等不公平不言而喻:當我們畢業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與那些當年稱我們“師哥”“師姐”的師弟師妹們同臺競爭,試問在當前就業情形下,那時的我們拿什么與他們競爭同一個職位?難道是年齡么?大概不是。我們的切身利益不經意間受到了傷害……對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政策,我舉雙手贊成。這是改革的大勢所趨,也是進步的前進征象。有改革定會有犧牲,可當我們能夠避免無謂的犧牲時,為何不采取措施果斷挽救?我們也十分想享受改革的成果,哪怕讀研加規培這三年更辛苦,哪怕我們集體延期畢業半年,只要能趕上,遲到也不遲……現在已是3月中旬了,上海乍暖還寒,時晴時雨,我們2014級的醫學研究生也要準備開始科室輪轉了,一切都是剛剛開始,一切都還來得及改變。既然剛開始,既然能改變,為什么不在現在就做出一點點努力?也許行政部門的一張紅頭文件便能改變一批醫學生的命運。
寫完此文,我想再申明兩點:第一是作為2014級的碩士研究生,我的觀點可能僅僅局限在我所考慮的層次,沒有考慮那么多,那么深,也許2013級研究生及科研型醫學研究生的境遇更為尷尬;第二是鑒于自己的認知和理解水平,文中可能會存在著表述不當甚或對文件解讀錯誤,不當之處還望見諒。
只以此文言我心聲,愿衛生及教育部門能夠重視起來,盡早***關于2014級醫學研究生規陪的有效解決方案,我們時時刻刻期待著。
(原文標題:一封上海2014級醫學碩士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