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醫院的服務不滿意,是否可以拒絕支付醫藥費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過如今,英國**部門發起了一場名為“不為醫院錯誤埋單”的運動,讓問題的答案變為肯定。那么,“不為醫院錯誤埋單”對醫務人員有何幫助?
在這項活動中,患者不必為8項醫院可以預防的失誤支付費用:由使用導尿管引起的尿道感染、處理不當導致的血液感染、地面濕滑導致的摔傷、不定時更換被褥導致的褥瘡、手術時將異物留在病人體內造成感染、因血型不合適引起的輸血問題、因心臟手術引起的縱隔炎、因處理不當導致的空氣栓塞等。另外,病人有監督醫護人員的權利。如果發現醫護人員存在不洗手、不按時檢查等情況,患者也可以拒絕支付相關費用。
發現問題的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在入院或出院后,通過自己所拍下的照片及其他方式獲得的證據向醫院投訴。一般來說,這樣的投訴需要通過電子郵件或普通信件的方式發送給醫院。醫院必須在28天內做出回復。若投訴屬實,院方就需要賠付相關費用,向患者道歉,并解釋如何解決問題,直到患者在滿意文件上簽字為止。
英國醫療機構認為,采取拒付措施能讓醫院重視工作中的不足,尤其是發現工作人員長期疏忽的細節,并予以懲戒。更重要的是,它能使醫院不得不加強重視衛生和安全問題。
這項拒付措施實施以來,英國多數醫院已經開始重視手術操作、日常護理中的細節。一些醫院開始使用新儀器,對病房進行更有效的消毒,還設有專人監督醫務人員進出病房時是否洗手。
如此說來,“不為醫院錯誤埋單”運動能監督醫護人員,減少因疏忽而引起的衛生、安全問題,益處良多。不過,此類運動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誠信”.如果患者因不想付費而對照片等相關證據“造假”,運動的意義可就變質了。同時,如果醫院不及時處理患者的投訴、不重視患者的訴求,一切也將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