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肝癌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癥,男性發病率更較女性高出3倍,惟個中原理一直為未解之謎。香港中文大學以3年時間研究,發現男性荷爾蒙能誘發一種導致肝癌的基因“CCRK”,令肝臟細胞異常快速繁殖,促成腫瘤的形成,完整解釋男性較易患肝癌的原因。
研究又發現,70%肝癌病人“CCRK”高于正常水平,若降低“CCRK”或阻礙其分子信息通路,能有效減慢腫瘤生長。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CCRK”很可能為治癌標靶,今次發現有助開發新藥造福病人。
肝癌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的謎團終被解開。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由2008年起,以基因組定位技術及生物信息學分析,從逾17,000個人類基因中,找出一個名為“細胞周期相關性激素”(CCRK)的基因,并證實其與男性荷爾蒙受體,以及肝癌有密切關系。
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副教授鄭詩樂表示,男士如患有乙型肝炎,其男性荷爾蒙受體會被激活,與男性荷爾蒙結合后,會入侵肝細胞的細胞核,啟動并增加“CCRK”的含量,繼而引發一連串名為分子信息通路的化學反應,激發細胞異常快速繁殖,并轉化形成腫瘤細胞,導致肝癌的發生。
研究所為逾50名肝癌病人檢測,發現70%患者的“CCRK”遠高于正常水平,而“CCRK”高的肝癌病人較多為末期患者,其術后存活率3年已大跌50%,反之“CCRK”低的患者,6年存活率仍達100%。小鼠實驗更進一步證實,降低肝癌細胞“CCRK”的含量,以及阻礙“CCRK”分子信息通路,均能有效減慢腫瘤形成的速度。
研究主管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解釋,每個人體內也有“CCRK”基因,但含量高低各有不同,醫學界過去只知“CCRK”對腦部有一定作用,今次研究則首次發現“CCRK”對肝臟有所反應,“荷爾蒙會喚醒沉睡的基因,令不正常細胞快速增長”。
中大下一步會把“CCRK”與小鼠自身基因結合,讓小鼠從出世已帶有“CCRK”,看其會否發展成為肝癌,亦會研究針對“CCRK”的標靶治療,冀能開發肝癌新標靶藥物。有關研究結果已刊載于權威生物醫學刊物《臨床調查期刊》7月份網上版。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