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人員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協會官方雜志《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報告說,中國已成為抑郁癥人口大國,成人抑郁癥患者數量估計超過 1 億,可能已達“警戒級別”。專家認為,抑郁癥人群不斷增多,對社會與公共衛生構成挑戰。
香港大學醫學院,基于香港老人的監測系統,在1998年選取具代表性的近 6 萬(62,839)名 65歲及以上長者進行追蹤調查,并對參與者進行了相應等測試。在依據調查結果進行推算后,研究者認為,香港老人的抑郁癥患病率估計為9.7%,其中男性為 7.1%,女性為 11.0%。文章的作者還發現,在男性抑郁癥的對心臟的健康危險比女性要嚴重。 男性,女性都會因為抑郁癥而導致中風的危險上升,但是男性抑郁癥還會導致冠心病的顯著性高發,而女性則不會。
主要研究者杜蘭大學全球健康和環境學系的孫文杰博士表示,抑郁癥因其在遺傳學、生活方式、環境因素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而變成了針對社會和醫療衛生的一項挑戰。快速的現代化導致了抑郁癥的高發。對抑郁癥病的危害性認識亟待進一步提高,抑郁癥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疾病,更有可能引起或者加重其他生理性疾病。特別是人口老齡化,社會急速發展的中國,老年抑郁癥患病率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抑郁癥的所以發的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需要引起重視。研究人員認為,從總人口角度看,由抑郁癥引起的心臟病的風險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