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病史該由誰來問(2)
2011-01-19 11:55
閱讀:2978
來源:健康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病史是全面了解病人既往健康狀況和本次疾病的發生、發展、病因及診治經過等全過程的重要途徑。完整和準確的病史是正確診治疾病的基礎,有時甚至成為正確解讀疑難病案的關鍵
1.大多數影像表現缺乏特異性
影像診斷一般分觀察影像、認識實質,分析矛盾、初步判斷,結合臨床、得出診斷等幾個步驟。病史采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各種影像表現中只有少數征象具有特異性,如骨折、氣胸等。大多數情況下,一種征象可為不同疾病所共有(同征異病),如全肺分布的粟粒狀影,可以是結核、矽肺、鉤端螺旋體病肺出血、網織細胞增生癥等。MRI圖像上腦白質的異常信號需要鑒別診斷的疾病可能多達10余種。要判斷某一征象屬于哪種疾病,多數情況下必須依靠臨床資料,需要患者的準確病史。
2.大型醫療設備代替不了病史采集
現在許多醫院的一個普遍現象是,臨床開單除了姓名、性別、年齡、檢查部位以外什么都不寫,既無患者的臨床和體征、相關輔助檢查,也無既往病史。診斷一欄要不空著,要不就寫“DZ”(待診)。筆者揣測,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醫生臨床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寫。但認為沒必要寫的臨床醫師卻不乏其人。某些臨床醫生也許認為有了大型醫療設備就可以省去采集病史以及向影像科室提供病史這一基本程序,于是就出現了不少本文開頭提到的那種所謂的疑難病例。筆者認為,任何大型醫療設備的影像檢查結果都不能代替醫生的臨床思維。因為不論多么先進的檢查都有其局限性,某些檢查結果甚至有誤導醫生脫離實際作出診斷的可能。比如MRI彌散加權成像是當今診斷急性腦梗死最敏感和特異的影像學方法,但類似腦梗死的影像表現并非都是缺血性卒中。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