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指 DNA 的化學修飾,這種修飾發生在 DNA 序列的數百萬個位置上。直到現在,科學家們相信這種表觀遺傳學的現象減少了一些基因的表達。
近日,來自UNIGE大學的研究團隊們,發現 DNA 甲基化在基因調節中扮演著積極和消極的角色。 DNA 序列的變異性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的復雜和多樣化。
基因組包含了許多基因的變化,這些基因主要負責生物的多樣性及患一些特定疾病的傾向。由于這些變化,人與人之間基因的表達也是不同的。在同一個人體內,在不同的細胞內同一基因表達的產物也不同。這些區別也闡明了表觀遺傳學效應。表觀遺傳學是指 DNA 及其相關蛋白的化學修飾,也是一種方式在面對不同的環境下,基因調節效應。因此,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研究環境對基因的影響。
因果與相關
來自UNIGE的研究員們發現了一種表觀遺傳學現象-- DNA 甲基化。直到現在,科學家們相信 DNA 甲基化減少了一些特定基因的表達。進行了204個新生兒臍帶血的大量研究后,研究人員發現 DNA 甲基化在基因調節中扮演者積極和消極的角色。確實,在一些病例中, DNA 甲基化對基因的表達沒有影響。從而也證明 DNA 的變異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因此發現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而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非常重要。
Maria Gutierrez-Arcelus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闡明大量復雜性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生理差異,同時也使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基因如何影響疾病的進展。"
這項研究強調了生物變量之間存在確定的因果關系,從而使我們得出更可靠的結論。當我們去評估一個患者的疾病狀態時,相關性是非常有用的。但只有發現因果關系才能使我們更好的做出相關的醫學干預并期望一個可以預測和可信的結果。相關僅僅是允許我們陳述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因果是進行疾病干預的關鍵。兩者的區別在于一種表明門是鎖著,而另一種是發現鑰匙去打開它。"
研究者們強調了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也為進一步開發新的生物醫學參數及大量的數據庫模型奠定了基礎,從而更好的促進了我們對生物醫學知識的了解和改善疾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