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造假麻醉“滿意度”?
近期,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根據媒體的相關報道,小編總結了這次風波爭論的兩個核心點:
第一:醫院給的病歷上寫了“術程順利,麻醉滿意”但實際是家屬和患者對此次麻醉非常不滿。
第二:家屬聲稱術前給了麻醉師紅包。
相關醫生“造假”麻醉滿意度,還收取了家屬的紅包,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刺痛了無數人的雙眼,原本就緊張的醫患關系,瞬間降到了冰點。
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據了解家屬趙女士表示:5月15日其74歲的母親因病,在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5月17日上午患者手術。
當天下午13:00手術結束。二十分鐘后,患者被退出手術室,其臉色非常不好。到了病房后,患者問麻醉醫生,當時痛死了為什么不理人?麻醉醫生沒有吭聲。
據趙女士表示,在手術的過程中老太太躺在手術臺上帶著氧氣面罩叫喚“痛死了”但麻醉醫生沒有放心上。整個手術的過程老太太都是清醒的狀態,因腿麻,手也被固定在手術臺上,老太太動彈不得,硬生生忍著痛直到手術結束。
事后,老太太詢問趙女士,是不是沒有給醫生紅包,差點被疼死了。
趙女士坦言,手術前她給了主刀醫生和麻醉師紅包,麻醉師給的是500,在患者推進手術室用信封裝上塞他兜里的,卻不成想手術在麻醉環節出了問題。
后來,看著老人疼痛難耐,很是自責的趙女士找到麻醉師,質問為什么老人手術時喊痛,沒有人搭理她!麻醉師當面就把紅包退了回來。
患者家屬這一番哭訴,很快被頂上百度熱搜。
6月15日,相關記者聯系到參與手術的麻醉李醫生,想要了解麻醉的情況,其回答沒有問題后,將電話掛斷,此后再未接聽。
隨后,大同市衛健委對此作出了回應:目前正在走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本身應該沒有問題,醫院這邊反饋也是請的最好的專家。對于麻醉師是否收紅包,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得到相關消息。
家屬懷疑老人之所以這么疼,是麻醉師打錯了部位,或者用量不當所引起的。但對此,醫院和相關部門并未做出回應。
家屬對醫院這樣的態度并不滿意,于是打了市長熱線投訴。
在市長熱線的回復顯示:事后該院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召開會議,針對提高麻醉治療,改善服務態度做深入討論。
針對此事,醫院則回應稱,手術時因為臨時更改手術方案,大家在集中談論,導致患者誤以為是在聊天,麻醉醫生李某對自己和患者的溝通不暢深表歉意,表示會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解釋溝通。
醫院麻醉科將以此為契機,嚴抓醫療質量管理,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表示誠懇歉意,感謝趙女士對醫院工作的監督和提出的寶貴意見。
對此,趙女士認為避重就輕不痛不癢。
趙女士告訴記者:“醫院副院長曾經到病房幾回,也承認是個事故,說讓老太太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再說,會讓麻醉師跟我們聯系,住院期間,他未向老太太道過歉。”
律師怎么說?
針對此事,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表示:如手術方案更改,而院方未更改麻醉方案,或者未要求家屬對麻醉方案簽字認可,那么家屬高度懷疑麻藥打錯部位以及用量不夠是合理的。
趙良善表示:雖然醫院手術記錄顯示“術程順利,麻醉滿意”,但是該記錄有悖于事實:出院收據流水能夠證明老人一直在輸著止痛藥曲馬多。
趙良善建議,此醫療糾紛發生后,老人及其家屬應按以下程序進行處理:
其一、老人及其家屬第一時間和醫院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院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麻醉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
其二、老人及其家屬可自行協商,也可通過衛健委進行處理。
其三、如協商或調解不成,可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患方應向專家小組提交書面陳述。如老人及其家屬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其四、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從老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老人及其家屬可向醫院所在地法院起訴,在訴訟中,可委托法院進行醫療過錯的司法鑒定。
來 源 | 愛愛醫整理自廣東新聞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