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醫”養成:大愛始于點滴
2017-05-19 18:49
閱讀:8984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五一期間,一段關于“60分貝暖醫的工作日常”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開來,視頻中的江學慶醫生與病人拉家常時笑容滿面,和患者談病情時輕聲細語,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暖意。
五一期間,一段關于“60分貝暖醫的工作日常”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開來,視頻中的江學慶醫生與病人拉家常時笑容滿面,和患者談病情時輕聲細語,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暖意。在群眾紛紛好奇這位“網紅”醫生的廬山真面目之時,“職業禮儀與醫患和諧——解碼60分貝暖醫系列報道”座談會于近日在武漢舉行。
江學慶系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他不僅醫術了得,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與患者的相處中一點兒沒有架子,從來都是輕聲細語地寬慰患者。面對來自媒體和群眾的關注,江學慶表示心情很忐忑。
“我覺得我只是做了每個醫生應該做的事。”他在大會上說,“剛開專家門診時,一天沒幾個病人來看病。我一方面帶領科室努力提高診療水平與治療效果,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要求科室嚴守職業操守,診療過程要讓病人覺得受尊重,覺得醫生很專業。我很喜歡和患者做朋友,在‘家長里短’中談病情。感謝患者的信任,讓我一路走到今天,未來我希望還可以做得更好。”
近年來醫患關系緊張、醫患矛盾頻發,主要原因是醫患之間缺乏理解和信任、醫患溝通不足以及醫療過程中缺少必要的人文關懷,而江學慶的事跡對醫患關系破冰具有重要的啟示。因此,大會上來自湖北省和武漢市衛計委的相關領導、社會學專家學者和資深媒體人一起探討了“60分貝暖醫”的精神內涵。
專家學者認為“60分貝暖醫”江學慶的平凡善舉,折射出人們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向往,“只有醫生有溫度,醫學才溫暖。”湖北省和武漢市衛計委的有關領導也表示,江學慶醫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畏生命、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衛生計生時代精神,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乃至推動醫改都有著積極作用。
“當前醫患關系緊張,原因是方方面面的。當醫生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患者的時候,可以先自己改變自己。”武漢市中心醫院院長夏家紅說,江學慶對科室醫務人員的言談舉止和醫療服務都嚴抓“細節”二字,這是對患者的負責與尊重,也是醫生職業禮儀的一種體現。
湖北日報社工會主席姜平作為媒體代表在大會上發言:“挖掘和報道典型人物是主流媒體的使命和責任。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醫院建設和管理的重要課題。通過對江學慶醫生的系列報道,我們也看到了醫院在如何尊重、理解、關懷患者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積極探索。”在時下媒體傾向報道醫患關系***的大環境下,對醫療相關正能量的傳播尤其責任重大。
湖北省衛計委宣傳處處長李權林更是對江學慶給予了“新時代醫者楷模”的高度評價。他在講話中說到,江學慶的“暖醫”形象非常接地氣,傳遞了醫者仁心、愛醫為民的正能量,彰顯了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健康為根本的暖人情懷,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傳遞了時代正能量,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影響。“暖醫”系列報道推出后,在社會上反響非常好,這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有重要作用。
對于樹立醫德典范的作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馮桂林回應說:“江學慶以自己的方式維護了醫德尊嚴,同時也重建并改善了醫患關系。他的事跡表明有了規范,遵從規范,踐行規范,才有醫德,才能履行好我們醫生的職責。”
盡管有不少媒體在塑造模范醫生的道路上不遺余力,甚至有“醫生為患者墊付醫藥費引發家庭沖突”的新聞,但比起那些令人敬佩卻少些“煙火氣”的模范醫生們,江學慶平凡、陽光的行為更容易使大家認同。這也說明群眾對于“好醫生”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真誠;保持微笑,溫言細語”也許就能避免醫患之間的矛盾。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