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學研究中心的團隊在實施血液管理制度改革后發現,改善血液的預定、運輸和儲存過程可以節省上百萬美元,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血液的浪費。據2016年美國外科醫生協會全國外科手術質量改進項目(ACS NSQIP)在圣地亞哥召開的會議上的海報展示,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多學科團隊建立了血液使用實施指南,結果解釋了200萬美元,血液使用量減少了20%.
據報告的主要作者Barbara J. Martin稱,范德比爾特大學的輸血委員會對評價我們如何將這個基于證據的指南應用于限制性輸血非常感興趣。
范德比爾特團隊更好地利用血液資源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改變**者的**方式,支持**一個單位的血液,如果有必要以后可以繼續**。以前的標準流程是剛開始就預定2個單位的血液,實際上并沒有必要這么做。研究作者強調,在很多醫院的一般實踐規定是反射性地根據習慣預定輸血,而不是根據對血液用量的估計。
據研究作者稱,輸血會增加并發癥的風險,包括輸血反應、感染、容量超載、增加住院實踐,甚至死亡也直接或間接地與輸血相關。
Martin稱,關于限制輸血的數據已經出來好幾年了,文件記錄表明有了更嚴格的輸血政策,患者的結果變得更好了。我們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引導血液**商用一個單位的血液來治療有癥狀的貧血癥,而不是常用的兩個單位。
通過加強計算機化**商預定入口(CPOE),研究團隊允許血液預定是根據每個病例的特定情況的評估來進行的,而不是標準的預定兩個單位血液。通過修訂CPOE,范德比爾特可以降低紅細胞輸血30%以上,從2011年的每1000個出院患者中675個單位降低到2015年的432個單位。
研究報告了那些接受NSQIP目標手術的一般和血管手術患者,包括結腸切除術、直腸切除術、腹部疝氣和闌尾切除術, 2015年有5%到6%的患者需要輸血,每名患者平均需要2.4單位血液,而2011年有11%的患者需要輸血,平均每名患者需要4.6個單位。
對于手術人群,我們的NSQIP跟蹤患者圍手術期需要輸血的單位數量的數具有一個問題,我們在NSQIP患者中是否看到類似的血液用量減少,其中很多患者都是因為急性失血而需要輸血,我們仍然看到了患者輸血數量的顯著減少。
處理解決血液使用的問題,范德比爾特團隊還研究了如何減少血液的浪費。為了減少預定、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血液的浪費,團隊建立了圍手術期處理指南:
當預定血液量在1個單位以上時,使用冷卻器運輸血液,而不是用充氣試管。
重新配置冷卻器,使溫度控制最佳化。
制定醫護人員中的一個人來保管血液制品,包括向血庫退還未使用的血液制品。
向臨床領導報告血液的浪費情況;每月進行數據統計。
范德比爾特的血液使用改進情況如下,血液浪費數量從2011年的300單位降低到2015年的不到80單位。
Martin表示,他們建立的指南可以在其他醫療機構簡單地實施。然而,你必須要對你的方案進行權衡。在范德比爾特我們有很多輸血的機會,血液浪費也很多,我們有了很大收獲。任何漸進式的改進都會需要額外的資源。
外科副教授范德比爾特NSQIP外科醫生支持者Oscar Guillamondegui博士表示,首先,我們可以改變整個機構內的作風,然后,再確定改進后的使用方式和減少的浪費是對患者有好處的,這是我們團隊、我們這個機構和最重要的患者們的巨大成功。
Martin稱,減少血液浪費和使用量除了對一個醫療機構有好處外,還對人們對待鮮血的態度有所影響。血液是有限的資源,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有責任將這個難以獲得,只有通過無私奉獻才能得到的資源的作用最大化。更高效地利用血液還可以使捐贈人確信他們的血液被盡可能地充分利用起來了。
Martin表示,范德比爾特努力優化血液利用情況的努力是可行的,因為他們采用了多學科的團隊。項目涉及的有行政領導,執行領導、護士、內科醫生和住院醫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