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為新興消費文化,近年在中國內地開始興起,咖啡館這種不間斷提供餐飲服務的休閑場所也廣受歡迎。近年來,新建醫院多數增餐飲服務區域,建咖啡館的也不少。1月11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邵醫咖啡” 試運行,當天就售出了近700杯咖啡,150余塊糕點。“邵醫咖啡”也成為當天的屏霸,牢牢占據了醫護人員的朋友圈。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4號樓南面,一棟全透明的2層樓建筑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淡咖色的玻璃上,“邵醫咖啡”幾個字閃亮而醒目。這家位于醫院的醫療區與行政區之間的咖啡館,同時對員工與患者開放,之后還會設咖啡講座、手工沖泡體驗等,將成為邵逸夫醫院繼健身房、網球場、單車俱樂部、健走俱樂部、瑜伽俱樂部、攝影沙龍后又一豐富員工生活的長期項目。
“美小護”變身“店長”
咖啡館的“店長”單海鷹,曾是邵逸夫醫院普外科病房的護理秘書,用她的話說,除了臨床診治和護理以外的其他所有事物,都是她的工作范疇。雖然沒有任何餐飲經營方面的經驗,但在得知醫院要建自有品牌的咖啡館后,“咖啡發燒友”單海鷹還是主動向蔡秀軍院長請纓,承擔起建設和管理咖啡館的工作。
“我專注咖啡也有幾年了,可以說這是我的愛好。”單海鷹表示,從裝修到***學徒,再到咖啡豆的甄選、甜品**商的嚴格審核,單海鷹從零學起。“自1月11日試營業以來,院里醫生和護士們的熱情程度非常高,咖啡館門庭若市。這一周下來,拿鐵、熱巧克力的銷量最好。”單海鷹說。
下一步,單海鷹計劃推出外送服務。“醫院里很多醫生護士都非常忙,難得有時間能下來小坐一會兒,我們想針對這種情況推出外送服務,讓醫護人員在忙碌的同時也能喝到優質的咖啡。”
為何花大力營造咖啡文化?
據悉,正式營業第一天,“邵醫咖啡”也成為屏霸,牢牢占據了每個邵醫人朋友圈的頁面,字里行間不僅是對新事物的喜愛,更是對醫院文化的認同,許多員工都曬出了試喝體驗。
而對于醫院為何花大力營造咖啡文化?蔡秀軍院長表示,邵逸夫醫院倡導的以患者為中心,以員工為主體,一直將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與給予員工可持續發展的平臺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并始終致力于成為員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而員工這些自發的宣傳就是對這份正性文化的最好回饋。
據悉,咖啡作為一種飲料有提神和緩解緊張情緒,讓人愉悅的功效,開在醫院里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而且咖啡里添加的蔗糖和牛奶,可以作為能量補充。
最近,陸續有醫院增加了咖啡館的設置,這種休閑自在的場所出現在醫院里,感覺如何?有人點贊,認為既能消磨時間又能調適緊張的情緒;也有人認為,咖啡館的設置不符合國情,國人把治病就醫看成是件大事,難以輕松享受。對此,您怎么看?